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②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③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的国籍都没有搞清楚
| A.①③ | B.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始皇”为“制六合”而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设三公九卿加强皇权 | B.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
| C.颁布细密严苛的律法 | D.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
一位先秦思想家的著
作中有“礼论”一篇,说明“礼”的起源是因为人各有所欲求,故彼此争夺,结果发生乱事,于是统治者才制定“礼义”,以确立每个人应遵行的分际。请问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 B.老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
| B.《诸子百家:铸就中华民族的精神》 |
| C.《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
| D.《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 |
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反顾昨天,华夏民族历史一脉相承,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是:
| A.优越的地理环境 | B.稳定的小农经济 |
| C.强大的中央集权 | D.繁荣的传统文化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
| A.①③④②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②④ | D.①④③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