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67-1974年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特点之一是对外援助数额庞大。经济援助、政治援助和军事援助等合计为1950-1967年的3倍多,1967-1970年,年均对外援助额高达20 亿元左右,1971-1974年,除1971年不算太高外,其他几年对外援助实际交付量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均超过6%。这一时期中国对外援助

A.刺激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B.与中国工农业发展水平不符
C.改善了中美关系 D.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历史性事件是

A.中共八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

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森林覆盖率仍有20%,60年代森林覆盖率只剩9%,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急剧增长 B.“大跃进”运动中毁林炼钢
C.盲目垦荒及商业性采伐 D.长江流域洪灾频繁,造成水土流失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学习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A.列强的侵略是民族企业发展的阻碍
B.民族企业在诞生之日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
C.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革命史上都有重要贡献
D.民族企业在近代中国的命运表明,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政治民主后,它才能健康发展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这表明他受到的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官僚资本主义 B.外国资本家 C.清政府 D.地主阶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