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大事年表(部分)
1991年
1月7日—2月28日,海湾战争爆发
2月3日,意大利共产党更名为左翼共产党。
5月21日,印度前总理拉蒂夫·甘地在参加竞选活动时,被炸身亡。
6月1日,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
6月25日,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宣布独立。
7月,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境内开始内战。
7月31日,戈尔巴乔夫和布什签署第一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8月14日,苏联公布新联盟条约文本,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国家联盟。
8月24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建立苏共中央自动解散。
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此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
11月20日,马其顿共和国宣布独立。
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协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并建立独立国
家联合体。
1992年
3月—4月,波黑内战开始。
4月17日,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正式解体。
4月30日—5月初,洛杉矶发生大规模种族骚乱,死伤数千人,物质损失逾7亿美元。
6月29日,阿尔巴尼亚最高国务委员会主席布迪亚夫被刺身亡。
7月26日—8月9日,第二十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塞罗那举行。
——金重远主编《20世纪的世界》(下卷)
概括以上材料的历史信息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历史现象的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认为,我们必须考察是否应当这样做,我这个人只听从那经过反思后在我看来是最好的论点,这被看做是“理性主义的宣言书”。他主张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考查一切已有见解,直至确立公认的真理。
材料二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类的各门知识都可以分解为有理性的人能够发现的定律……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段材料对于“理性”在认识对象和认识的方法等方面理解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对此有人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有人说:如果没有美国打开日本的门户,日本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过渡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美国对日本侵略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给日本带来深重的民族灾难。
材料三: 甲午中日战争之前,相对来说,两国之间算是平等的。但是甲午战争之后这种局面就改变了,两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那么大的转折,这跟两国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有一些经验教训不能轻易忘记掉。20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甲午战后,这两个国家都输了。
————《甲午战争:中日双输的历史教训》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世纪以后东西文明的走向。简述影响其走向的经济和政治因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失败,结合20世纪上半期有关史实说明为什么日本也输了?有人说“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里程碑”。从现代化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第一份3分第二份6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家庭制度的变迁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大约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婚姻家庭就受到越来越激烈的挑战。这种挑战首先发生在西方国家,而后逐步扩大到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很强的东方社会。
材料二
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青年知识分子高呼婚姻自由,在结婚自由成为社会风气的同时,离婚自由也成为人们的诉求。
据一些地区的不完全估计,辛亥革命之后至建国之前,我国粗离婚率大约在0.6%左右,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1950年~1953年我国由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总数从18.6万件猛升到117万件,粗离婚率首次突破1%,高达1.99%。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后西方婚姻家庭受到挑战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辛亥革命后离婚率整体不高说明了什么?你如何看待离婚现象。

材料一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分别于1949年和1979年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1)《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以上述两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各有何现实意义?
材料二江泽民说:“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为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所发表或提出的重要论著或理论。
材料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继承和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所开创的哪些政治、经济路线或政策?

材料一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占用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会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布尔会维主义的胜利》
材料二我在李大钊手下做图书馆佐理员时,已经很快地倾向马克思主义了,而陈独秀对于引导我的兴趣到这方面来,也大有帮助。我第二次赴京时,曾和陈独秀讨论我所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本人信仰的坚定不够,在这也许是我一生极重要的时期,给我以深刻的印象。
——《毛泽东自传》
材料三工人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利害还迅速的潮流。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
—— 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
请回答:
(1)李大钊何时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另外,他还有哪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倾向马克思主义?据材料二分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对毛泽东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谁?
(3)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工人思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者主要通过怎样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