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大事年表(部分)
1991年
1月7日—2月28日,海湾战争爆发
2月3日,意大利共产党更名为左翼共产党。
5月21日,印度前总理拉蒂夫·甘地在参加竞选活动时,被炸身亡。
6月1日,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
6月25日,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宣布独立。
7月,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境内开始内战。
7月31日,戈尔巴乔夫和布什签署第一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8月14日,苏联公布新联盟条约文本,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国家联盟。
8月24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建立苏共中央自动解散。
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此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
11月20日,马其顿共和国宣布独立。
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协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并建立独立国
家联合体。
1992年
3月—4月,波黑内战开始。
4月17日,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正式解体。
4月30日—5月初,洛杉矶发生大规模种族骚乱,死伤数千人,物质损失逾7亿美元。
6月29日,阿尔巴尼亚最高国务委员会主席布迪亚夫被刺身亡。
7月26日—8月9日,第二十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塞罗那举行。
——金重远主编《20世纪的世界》(下卷)
概括以上材料的历史信息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历史现象的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博,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口号:“扶清灭洋”。
材料二五四运动时期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劳工神圣”。
材料三口号:“打倒屠杀上海工人的蒋介石”。
材料四口号:“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周恩来书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口号是谁提出的?试分析此口号的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的两个口号,具体分析五四运动的导因、性质和特点。
(3)简要说明材料三中的口号提出的历史背景。
(4)材料四中的口号书写于民国三十四年,折算为公历应是哪一年?当时,周恩来为什么要题写这一口号?
(5)作为历史的印记,本题材料提供的口号,为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哪一方面的历史提供了重要且相当系统的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军备费用支出的愚蠢深表遗憾,……世界的现状与前景从来没有像目前那么和平。”
——1913年英国财政大臣在接见《每日纪事报》记者时说
材料二 (1914年8月4日,巴黎)法国士兵迈着整齐步伐穿过街道,引吭高歌首:
这是阿尔萨斯,这是洛林,
这是我们的阿尔萨斯,
啊,啊,啊,啊!
唱到最后一个“啊”字,歌声化成一片胜利的欢呼。
——(美)巴巴拉·W·塔奇曼《八月炮火》
材料三法国士兵路易·迈雷(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生)在1916年曾经写下一段内心独白:“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战斗吗?……1916年的士兵不是为了阿尔萨斯而战,也不是为了毁灭德国,更不是为了祖国。”
——(法)雅克·梅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
材料四 1916年11月中旬: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病势日益加剧,发展日益加速。欧洲正像一个狂暴的疯子,头向下,一直栽落到深渊。在德国,已宣布所有16~60岁、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公民全体动员。……德国报界赞同这个方案,声称“往后再也不能容忍无赖和寄生虫”。其他国家无疑也将仿效这个榜样。这样,一切大小国家将成为大杀戮的参加者,任何人即使自己未犯过一次罪,也不能逃脱罪行。
——罗曼·罗兰日记(《世界通史资料选集》近代部分)
(1)你认为材料一中英国财政大臣对时局的分析准确吗?请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三,指出士兵们的战争信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6分)
(3)材料四中德国“男女公民全体动员”说明了什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影响?(6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布尔什维克一发现自己处于俄国的主人地位,就面临着创建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挑战;但他们很快发现,他们对迎接这一挑战毫无准备――过去的历史中没有任何模式可循。列宁本人就承认:“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起初,几乎没有实验的机会,因为生存斗争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苏俄在建国初期为什么“几乎没有实验的机会”?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在如何进行生存斗争的?
(2)列宁为什么要作出“让步”?试分析“让步”的进步意义。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史记·秦始皇本记第六》
材料二贞观三年,太宗谓吏部尚书杜如晦曰:“比见吏部择人,唯取其言词刀笔,不悉其景行。数年之后,恶迹始彰,虽加刑戮,而百姓已受其弊。如何可获善人?”如晦对曰:“两汉取人,皆行著乡闾,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为多士。今每年选集,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但配其阶品而已。铨简之理,实所未精,所以不能得才。”太宗乃将依汉时法令,本州辟召,会功臣等将行世封事,遂止。
——《贞观政要·择官第七》
材料三上还京……诏位曰:“鄂罗斯入我边塞,侵扰鄂伦春、索伦、赫哲、飞牙喀等处人众,盘踞雅克萨四十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了哪些努力?(6分,照抄原文不给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了实现优选官员,唐太宗做了哪些努力?(4分)
(3)材料三出自民国初年一位史家的记录对于“鄂罗斯”的侵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是如何应对的?最后结果如何?(8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封建时代香港先后出现的生产性行业很多,最主要的是农业、渔业、航运、制盐、采珠和制香。其他还有烧灰(石灰和水生动植物的壳灰)、打石、制作陶器和瓷器等等。……沿海居民以从事渔业、航运、制盐、烧灰、采珠等为主,农业只能在坡地和谷地发展。新界是主要农业区,九龙半岛和港岛、离岛的农田相对较少。……封建时代香港的农产品以农户自身消费和在附近地区销售为主,除名茶外,其他农产品很少远销。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香港经济的特点,并据此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从1841年至1860年的19年间,整体经济就经历了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凹”字形发展过程。……中国作为战败国,缉私力度更加减弱,各国商人以香港为基地的走私活动越发猖獗,这也使香港的合法贸易减少,财政收入降低,公共开支紧绌。……在官商各界对经济前景普遍悲观的情绪笼罩下,地产主抛售地产,有些商店被迫倒闭。港英政府汉文正使郭士立写道:“香港地方贸易出现的情况,比最感失望的商人所做的估计还要糟得多。”这是香港资本主义经济的第一个萧条期。
(2)依据材料二指出香港政治地位的变化并归纳香港经济发展的概况。
材料三 2000年至2005年,受到区域和全球经济环境不断改变,以及与内地进一步融合所推动,香港经济结构持续向服务业转移。内地经济发展蓬勃尤其为香港服务业提供了无限商机,同时,内地拥有大量低廉的土地和劳工资源,以及内地生产力不断上升,也推动了香港经济朝高增值发展。2000年至2005年期间,整体服务行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由86.6%增至90.7%,而制造业及建造业则分别由5.4%和4.9%下跌至3.4%和2.9%。
——以上材料均摘自卢受采《香港经济史》
(3)依据材料三指出香港经济结构的变化,试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