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
——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
材料二  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福建地区大家庭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的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中国传统家庭制度面临怎样的挑战。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传统家庭制度面临挑战的原因并扼要说明家庭变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乾隆皇帝也说:“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人者。”
材料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已经80多岁了,她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
材料三《权利法案》: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1)材料一、二反映了中、英两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材料二中女王说“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请举例说明。(8分)
(2)分析材料一、二、三,中英两国的政治体制有何本质不同?从当时的世界潮流的角度分析中国的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8分)
(3)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如何? (4分)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成为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共同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开始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19世纪50—60年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的20世纪初,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成型。到今天,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它已变成包括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真正的世界大市场,其代表性组织就是世界贸易组织。
请回答:(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时间:(6分)
第一,开始形成:
第二,初步形成:
第三,最终形成: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几个因素。 (10分)
材料二 2005年7月,八国集团峰会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市的格伦伊格尔斯庄园召开,迎接他们的除了格伦伊格尔斯美丽的风景之外,还有逐渐升级的抗议全球化的示威游行和暴力事件,全球化的反对者用树干堵塞了该镇的一座桥梁,还有人竖起了“G8无民主”的标语。反全球化者还声称要破坏这次峰会。

(3)结合教材知识思考,为什么出现了众多的全球化反对者?(6分)
(4)你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如何认识?(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及比重(1920~1936年)
(货币单位/亿元)

在中国投资的工业资本中中国资本与外国资本的产值及比重(1920~1936年)
(货币单位/亿元)

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1928年发起“改订新约运动”……根据与美国等列强的约定,国民政府不断提高进口税率,降低出口税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年,国民政府还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组织建设一批国营企业,这也或多或少的推动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三抗战期间,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1937年,宋子文乘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1940年成立的雍业实业公司,由宋氏家族控股,重点经营纺织业。它在两年内投资18家企业,遍布甘陕两省,拥有纱锭10.6万枚,占到战时后方纱锭总数的44. 2%。在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1943年的871家工厂,停产者达到270余家。18家炼铁厂中,停炉者有14家,其余4家仅能勉强维持生产。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扼要指出1920~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在中国工业资本产值中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材料二概括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简析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及其原因。(8分)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新政期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罗斯福的一封信中写道:“您已经使您自己成为各国有志于在现行制度的框框内进行合理的实验以改正我们所面临的弊端的委托人。如果您失败了,合理的抉择将在全世界蒙受严重的损失,而听任正统力量与革命去一决雌雄。可是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材料二:罗斯福在演讲中曾说: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社会保险应该负责“从摇篮到坟墓”整个一生。      ——摘自《大国崛起·美国》
问题:
(1)材料一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是指什么?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施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罗斯福政府是怎样“为壮者提供工作……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的?
(3)材料二中,为使阴影不再“笼罩每个家庭”,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4)材料一中所说的“合理的实验”其结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过去的上海,曾被称为“十里洋场”,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现在的上海,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人和排头兵。(共14分)
⑴.用连线方式把下列侵华战争和相应的不平等条约联系起来,并概述其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

列强侵华战争

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甲午战争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马关条约》
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影响


⑵.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上海——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为主题举办一个图片展览,请从不同的视角为图片展览设计版块(至少两个),并为每一个版块选择至少两个相应的素材,配上简短的解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