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性》一文的作者说:“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的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据此判断,该文作者认为法国人在革命的价值取向上更侧重于
A.自由 | B.平等 |
C.共和 | D.法制 |
朱德在一首诗中写道:“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这首诗从本质上说明了( )
A.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
B.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
C.不打倒列强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动乱的根源 |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根本改变 |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条款的根本目的在于()
A.限制袁世凯 | B.维护共和制 |
C.扩大内阁权利 | D.反对封建专制 |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思想家章炳麟在1905年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今日幸颐和,明海子,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下联为: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七旬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此联抨击的现象主要是()
A.西方侵略者的贪婪 | B.最高统治者的腐朽 |
C.外交官员的卖国 | D.广大人民的麻木 |
下列条约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A.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
B.清政府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地区 |
C.清政府严禁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严惩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 |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
与鸦片战争相比,甲午战争发生时,整个世界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列强侵华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战后所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中,能够突出反映这一新变化的是( )
A.割让辽东、台湾给日本 | B.赔偿日军费2亿两白银 |
C.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 D.增开四个对外通商口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