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甲、乙、丙、丁构成生物群落,箭头①~⑨表示循环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气中的气体X是指CO2和CO |
B.完成①过程的能量主要是由⑧过程提供的 |
C.丁经⑤⑥⑦过程获得的能量占甲、乙、丙总能量的10%~20% |
D.丙处在第三营养级 |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
B.真核生物只能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只能进行无丝分裂 |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
对某植物测得如下数据:
30℃ |
15℃黑暗 |
|
一定光照10h |
黑暗下5h |
|
吸收CO2640mg |
释放CO2220mg |
5h释放CO2110mg |
若该植物处于有日照时均温30℃,无日照均温15℃,则有效日照15小时环境下,请预测该植物一天中积累的葡萄糖约为
A.765mg B.1485mg C.315mgD.520mg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不正确的推论是
光照强度(klx) |
1.0 |
3.0 |
5.0 |
7.0 |
8.0 |
10.0 |
CO2变化量 (mg/100cm2·h) |
+2.0 |
-2.0 |
-6.0 |
-10.0 |
-12.0 |
-12.0 |
A.光照强度为3klx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大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B.光照强度为1kl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为0,只有呼吸作用释放CO2
C.光照强度由5klx增强到7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
D.光照强度为9klx时,叶绿体中酶的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
下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5的生成较少 |
B.图中M、N、P点的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温度、光照强度 |
C.丙图中,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
D.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
下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上的b点所对应的温度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
B.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性与曲线B相似
C.曲线B、C说明不同的酶有不同的最适pH
D.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