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
C.图中②/①的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
D.③和④分别是兔和狐未吸收的能量 |
神经元细胞膜上有钠、钾等离子的“离子通道”,在神经冲动的传导中“离子通道”是“局部电流”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蝎毒的神经毒素能够将该通道阻塞,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和传递发生障碍而麻痹。在神经元之间的结构示意图中,蝎毒作用的部位应该在( )
A.a或b | B.b或c | C.c或d | D.a或d |
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它的作用机制是( )
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 B.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
C.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
突触传递中递质一旦释放,无论是否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都会迅速地被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使( )
A.突触得以为下次传递做好准备 | B.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 |
C.另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 | D.反射过程完成 |
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 |
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
C.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 |
D.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 |
生物个体内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 |
B.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
C.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
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激素、血红蛋白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