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中法两国建交 50 周年纪念大会上引用了《道德经》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容,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
①国家之间不应存在利益差别和对立
②不同文明应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③人类文明应是多彩、平等和包容的
④我国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文化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
①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基本手段②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④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上述要求的依据在于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于人们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
B.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
C.文化的性质决定着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 |
D.文化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 |
某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让墙壁说话、让小草有情”理念,这体现了
A.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 B.自然环境影响文化环境 |
C.文化环境以自然环境为载体 | D.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
2009年10月2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认可他为世界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作出的巨大贡献。这表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促进经济的发展 | B.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
C.文化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 D.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
进入新世纪以来,“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逐渐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新发动机。统计显示,四国目前所占全球经济份额上升至21.4%。2009年四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2040年四国经济规模可能会超过七国集团。上述事实表明
A.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B.南北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全球最突出的问题 |
C.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逐步向多极化演进 | D.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