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确定每年的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启示我们应当
①珍惜民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②树立优患意识,增强综合国力
③弘扬民族精神,维护世界和平 ④捍卫人类尊严,主导世界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14南京青奥会吉祥物阿福、阿禧是江苏最具代表与典型意义的城市独特元素,其亲和朴拙、对称和谐的造型,诠释了江苏文化的时代价值。不少商家及时推出了体现江苏文化特色的青奥会吉祥物产品,这些产品表明( )
A.文化创造力是综合国力的首要标志 | 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
C.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仁、德、礼、法、化、和”不仅概括了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也诠释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愿望和追求,使中华民族享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这表明( )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③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自强不息不仅是一个人的优良品质,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品格,下列体现自强不息的典故、名言有( )
①大禹治水②愚公移山③精卫填海
④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
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A.②③⑤ | B.①②⑤ | C.①②③ | D.③④⑤ |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20多年来,注重个人拼搏、竞争发展,成为以人为主体的广东文化内涵。而在新时期,注重人的和谐发展、人与人及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广东探索粤文化和文化创新的要义。这说明了( )
A.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
B.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
D.文化创新必须借鉴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
团结统一精神(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方可展示出来
③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产物
④是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的强大精神力量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