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如图1所示,“五行”相生相克。“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克制。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①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 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④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被需要是一种幸福”这句出自广州亚运志愿者的口号深深感动着广大市民群众的心。“被需要是一种幸福”体现的道理有( )
①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对社会的贡献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两个方面
③个人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
④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2011年1月18日至21日,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国家主席胡锦涛1月19日出席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奥巴马引用中国谚语“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祝福两国,放眼未来。下列名言与该谚语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②“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陈谵然《寤言二迁都建藩议》)
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北齐·杜弼《为东魏檄蜀文》)
④“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2011年3月11日日本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核泄漏,损失惨重,引发人们思考。“预测”是地震科学的最高境界。通常情况下,预测的时间段要跨越10年至30年左右,但对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普通人来说,这种模糊预测法显然远远不够。这说明:
①大自然的变动规律无章可循②人类仍不能准确掌握地震下一次“发脾气”时间
③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④世界上还有很多神秘领域无法让人们认识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1年1月26日,第4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滑雪胜地达沃斯开幕。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介绍年会主题时说,当今世界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全球政治和经济重心已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转移。认清当前复杂多样的新形势,探讨应对共同挑战的新准则是本次大会的重心。这表明()
①物质决定意识,使客观符合主观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④矛盾具有不平衡性,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成为了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①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②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④大众文化对社会产生影响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