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济密度是指区域国民生产总值与区域面积之比。它代表了城市单位面积上经济活动的效率和土地利用的密集程度。下表为我国各地平均经济密度的等级划分及代表城市名称。
等级 |
人口密度 |
代表城市 |
平均经济密度 |
1 |
大于0.1 |
上海、北京、广州等 |
1.18875 |
2 |
0.05—0.1 |
济南、西安等 |
0.36 |
3 |
小于0.05 |
拉萨、呼和浩特等 |
0.10454 |
注: 人口密度单位(万人/平方千米) 经济密度单位(亿/平方千米)
材料二:2012年上海市的人口密度0.36(万人/平方千米),经济密度则为3.02(亿/平方千米)据全国首位。该年上海常住人口2380万,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0.26‰,在连续19年户籍人口负增长后,上海户籍人口首次正增长。
(1)据表概述我国经济密度分布的特征,分析其与人口密度的相互关系
(2)简述2012年上海户籍人口首次呈现微弱正增长的原因。
材料三:上海致力于“四个国际中心”的建设,即在2020年前将完成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3)有经济学家认为上海依靠“数量型人口红利”提升经济发展已行不通了,必须向“质量(技术)型人口红利”转变,根据上海积极建设“四个国际中心”的需求,分析此建议的合理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中国梦已成为社会热议话题,而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俗语说,“安居乐业”,安居才能乐业。历史证明,一个相对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生产力提高进步,经济繁荣发达,文化欣欣向荣,科技进步必不可或缺的社会条件。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认真贯彻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从努力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入手,才能激发人们努力实现中国梦的热情。没有社会的相对和谐、稳定,一切都是空想,实现中国梦就无从谈起。
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鸡儿跑”,这是内蒙古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新鲜场景。草原散养牧鸡,鸡吃草籽、昆虫,不用饲料添加剂,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了牧民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牛羊改吃农田秸秆,既可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避免其田间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增加了农田地力。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草原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建设“美丽中国”新模式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王某今年离家来到县城上高中,为了方便与他联系,国庆期间家人和他打算买一款手机。以下是他购买手机的全过程,请你参与其中,并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调研】王某通过网络以及和同学询问,了解到,手机的品牌众多、款式多样,不同品牌、性能的手机价格差异也比较大。不过与前几年相比,手机的价格普遍降低了。
(1)请简要分析手机价格普遍下降的原因。
【体验】一来到商场的手机专柜,就有许多服务员向王某介绍自己所经销的品牌。王某发现,所有品牌的手机都在以“庆国庆,送大礼”等名义搞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而竞相压价是普遍运用的促销手段。
(2)除了降价销售外,企业经营成功还需注意什么?
【决策】王某考虑到:自己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联系,对其它性能要求不高;而且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太好。最后,王某买了一款性能和价格适中的普通手机。
(3)王某的消费行为对我们做理智的消费者有何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生产汽车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同时,国内汽车市场需求旺盛,我国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贸易业的投资急剧扩张。在我国取消汽车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配额限制之后,国内汽车市场与国际汽车市场融为一体。国内市场的国际化使我国汽车生产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的价格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每年下降两成左右。
材料二近年来,由于汽油价格持续走高,虽然普通汽车价格不断下降,但销售依然没能走出低谷。大排量汽车由于受消费税增加的影响,价格不断上升,人们把眼光更多地投向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从而带动了小排量汽车生产热潮,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和销售更是异常火爆。
(1)运用生活与消费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们把眼光更多地投向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依据。(4分)
(2)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分析我国汽车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手握订单却找不到工人;另一方面,在一些用人单位,技工、销售代表、置业顾问等职位一员难求。据统计,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达700万。截止9月底数据统计,今年企业校园招聘计划总量和招聘岗位数量仅为去年的80%左右,可以说就业形势极不乐观。在严峻的就业局势下,国家把扎实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全局的高度统筹规划,从扩大就业容量、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服务等方面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1)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明,人们为什么要就业?
(2)作为一名劳动者,在“就业难”的境况下,应当确立什么样的择业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