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诸多弊端也日益显现。2013年1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说明
①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决定权
③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08年12月21日到22日,温家宝总理在重庆考察,强调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必须把扭转经济增速下滑作为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目标。这是因为
A.GDP是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 |
B.GDP是反映货币发行多少的重要指标,GDP增速下滑意味着货币供应量不足 |
C.GDP增速下滑会诱发通货紧缩,造成经济不正常波动 |
D.经济快速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
甲乙二企业的生产规模、技术一样,产品质量、价格也都没有区别,但甲企业却没有乙企业赚钱,根本原因是
A.甲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 |
B.甲企业产品的价值低 |
C.甲企业税收多,减少了企业的利润 |
D.经济效益不同 |
沈阳机床集团加强技术创新,打破了国外对高档数控机床的垄断,使我国高档数控机床的开发取得重大突破。沈阳机床集团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是
A.在国内外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
B.提高经济效益 |
C.振兴民族工业,为国家做贡献 |
D.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
下图为《价格变化与需求变化关系图》。最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阶段是
A.A点之前和B点以后 | B.A点到B点 |
C.B点到C点 | D.C点以后 |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样的提法在我国的宏观调控史上还是首次出现,让人备感新鲜。对这一货币政策的正确理解是
A.国家适当减少对货币的管理 |
B.各商业银行可以自行制定利率 |
C.适当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 |
D.适当减轻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