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测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先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小石的质量是      g,再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测小石块的密度ρ1=       kg/m3;小丽做实验时,先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为ρ2,则ρ2      ρ1(选填“>”、“<”或“=”).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8Ω。

(1)在图甲中,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较大的示数,经检查,导线连接完好,则电路故障可能是小灯泡发生了    (选填"短路"或"断路");

(3)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V;此时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    (选填"左"或"右")端移动;

(4)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图象,由图象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5)完成上述测量后,不用电压表,用如图丁所示的电路也可测量已知额定电流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I ,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 0,实验步骤如下,请补充完整:

   

②闭合开关S、S 1,断开开关S 2,记录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③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  W。

如图甲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小钢球从高度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完成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其中h 1=h 3>h 2,m A=m B<m C

(1)小钢球在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    能转化为动能,其动能大小是通过    

(选填"高度h"或"距离s")大小来反映的;

(2)小钢球在水平面上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小钢球具有    ,小木块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力的作用;

(3)分析比较甲和乙两组实验可得,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    

(4)分析比较    两组实验可得出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5)综合上述可知,如图乙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是交通管理部门对不同车型设定的最高    

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选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透光,便于确定像的   

(2)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记录蜡烛B的位置,用刻度尺在白纸上测得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s如图乙所示,是   cm.通过多次实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虚”或“实”)像。

在"探究电流跟电压关系"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甲为    ,乙为    。(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右向左移动。(导线不能交叉)

(3)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保持    不变,闭合开关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做了三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该图表中数据在图3中进行描点连线。

实验次数

物理量

1

2

3

电压U/V

1.0

2.0

2.5

电流I/A

0.11

0.20

0.26

(4)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结论是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    

(2)实验中同一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表明它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    

(3)假设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则它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

(4)如图丙所示,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则还可以探究小车的    关系(选填序号)。

①重力势能与质量;②重力势能与高度;③动能与质量;④动能与速度

(5)如图2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长木块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N。

(6)在不同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同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可探究木块的    关系(选填序号)。

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