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
| A.科技发展水平 | B.资源 | C.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 D.经济水平 |
该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据此回答问题。
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C.乙、丙、甲 | D.丙、乙、甲 |
图中⑤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
| A.石灰岩 | B.大理岩 | C.花岗岩 | D.板岩 |
读图,完成问题。
有关图中M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西半球东十一时区 |
| B.位于东半球东十一时区 |
| C.位于太平洋上,属于大陆岛 |
| D.位于大西洋上,属于珊瑚岛 |
图中岛屿M的面积约为
| A.300平方千米 | B.3000平方千米 |
| C.6000平方千米 | D.9000平方千米 |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图回答问题。
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 A.③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④ |
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 A.山脊、山谷 | B.山脊、山脊 | C.山谷、山脊 | D.山谷、山谷 |
人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位于人的( )
| A.右前方 | B.左前方 | C.右后方 | D.左后方 |
以下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 A.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太高 |
| B.臭氧能够防止紫外线对地表生物的危害 |
| C.夜晚多云比白天多云气温高 |
| D.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