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中华 弘扬文化
博客链接:便捷的电脑、手机打字,使国人手写汉字水平下降,提笔忘字、错字频写的书写文盲不断产生。
众楼主跟帖:
楼主1:名人博客、媒体报道中错字屡见不鲜,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读者,害得我在考试时把“既来之,则安之”错写成“即来之,则安之”。
楼主2:汉字内涵丰富,承载着中华文明久远深邃的历史。真该学好、写好汉字。
楼主3:一个“和”字内涵丰富、荏苒千年、发展变化。古有“和为贵”的人文理念,今有“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老百姓历来秉持“家和万事兴”的治家理念。赞一个!
(1)从楼主2、楼主3跟帖的内容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哪些特点和影响?(要求:不可多答)(2)独具特色的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怎样正确对待汉字文化?
(3)要继承和弘扬汉字文化,对于初中生来说应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怎样履行?
(4)针对提笔忘字、错字频写的现象,提出两条可行建议。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2014年6月25日至28日,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首度访台。作为建国以来首位"登台"的国台办主任,此趟宝岛行意义重大,堪称"张志军的一小步,两岸关系的一大步"。
其实,两岸间的每一个"第一",对两岸民众来说都是正面的因子。有些事情看似简单,一旦要跨过窄窄的台湾海峡,就变得没那么简单了。两岸谈判走了近40年的慢慢长路,骨肉团聚、书信往来、飞机直航,哪一件的实现,都并不轻松容易,每一步都是历史。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个个"第一",两岸才得以跨越隔绝于分离,两岸才有了继续向前的可能。每一个"第一",都是两岸民意推动使然;每一个"第一"也都承载了民意更多的期待。
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谈谈对"每一个'第一',都是两岸民意推动使然;每一个'第一',也都承载了民意更多的期待"的认识。(至少四点)
甜城内江美德少年
2015年3月5日,在这个学习雷锋的日子里,内江市委举行了首届"甜城内江美德少年"颁奖典礼,程红丽等10名学生获得"内江市十佳美德少年"称号,市委书记彭宇行出席颁奖典礼,并为"十佳美德少年"颁奖。
获奖美德少年之一,程红丽事迹如下:
程红丽今年15岁,龚家初中学生。父亲残疾,母亲智障,生活不能自理。以前,爷爷奶奶可以帮忙照顾爸、妈。可在她4岁和6岁时,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全家最后的依靠也没有了,幼小的程红丽逐渐学会了洗衣服、煮饭、做家务,承担起了家庭重任。身处逆境的她非常开朗、乐观、坚强。学习上,她基础很差,上中学后,课程增多,难度增大,又要花大部分的精力照顾妈妈,学习更加吃力,但她爱学习,想学习,不放弃学习,依然竭力完成学习任务。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程红丽的事迹体现了哪些美德。(至少三点)
关注时政学会分析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应做学习的有心人,以下是从电视、网上摘录的一些新闻,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中(1)(2)(3)对应的"重大时政"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看法。
重大时政 |
见解或看法 |
例:针对"中国或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消息,近日,不少经济学家指出得出这一结论的计算方式不尽合理,而且从人均GDP,人民生活质量、国际竞争力等多方面来看,中国离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相差甚远。 |
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构想,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现已进入务实合作阶段。它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社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
|
(2)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指明了新时期文艺工作的发展方向,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
|
(3)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于3月26日至29日在中国海南省博鳌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演讲时指出:同心维护和平,为促进共同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收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 |
材料一: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材料二:获得财富的手段,有合法与非法之分;支配财富的方式,有正确与错误之别。财富的获得与支配,需要在法律天平上检验,用道德标准去衡量。
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思想品德》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创造财富,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2)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我国应坚持和完善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3)如何使财富的获得与支配经得起法律天平的检验和道德标准的衡量?
材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二: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思想品德》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为什么要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
(3)在现实生活中,你将通过哪些渠道行使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