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钓鱼岛是钓鱼岛列岛的主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左图为“我国部分领土示意图”,右图为“钓鱼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

左图中,表示钓鱼岛位置的是 (  )  

A.甲 B.乙 C.丙 D.丁

钓鱼岛的地势特征是(   )   

A.南部低,北部高 B.中部低,四周高
C.南部陡,北部缓 D.中部缓,四周陡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美国亚利桑那州荒野沙漠中的神秘“石浪”,层层累积的岩石形成于距今1.9亿年前(中生代)。顺着纹路触摸,仿佛可以感受到亿万年前沙暴的精心设计和雕刻。回答下列问题。

构成“石浪”的岩石形成时,地球上生物发展到了

A.哺乳动物时代 B.海生藻类时代
C.被子植物时代 D.爬行动物时代

构成“石浪”的岩石,按成因分属于

A.侵入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喷出岩

“雕刻”出“石浪”的地质作用可能是

A.风力侵蚀 B.海浪侵蚀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2013年末,浙江省重拳出击,提出“五水共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浙江省提出“防洪水”的主要依据是

A.夏季受锋面雨带影响,降水量大
B.夏季受冷空气的影响,产生暴雨
C.夏秋季受锋面气旋控制,长期大雨
D.夏秋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台风

为提高城市排涝能力,常将城市天然河道取直、河堤和河底硬化、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即河道渠化。该措施的负面影响是

A.改变河底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增加
B.阻断与土壤联系,水体净化能力减弱
C.减少地表径流下渗,致地下水位上升
D.河道取直,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扩大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我国北方严重缺水局面可望基本缓解。回答下列问题。
跨流域调水的事实说明自然资源具有

A.多用性 B.整体性
C.社会性 D.地域性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若北方部分地区“漫灌”,使地下水位升高,可能会导致

A.土壤盐渍化 B.土地沙漠化
C.土壤养分流失 D.水土流失加剧

2014年12月13日,中国发布的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显示:自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西部冰川总体呈现萎缩态势。回答下列问题。
依据材料可知,我国西部地区气候与雪线的变化情况为

A.气温升高,雪线降低 B.降水增多,雪线降低
C.降水增多,雪线升高 D.气温升高,雪线升高

从短期效应看,材料所述现象对我国西部地区河流沿岸产生的影响有
①农作物大幅度减产②生态环境有所改善③洪灾发生几率加大 ④水资源面临短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下列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合理容量就是指环境承载力下的人口规模
B.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合理容量不同
C.人口合理容量完全取决于本地区自然资源数量
D.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国家达到的最大人口数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