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步向前的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梦工厂”。扬州某中学时事学习小组围绕“中国梦”展开了主题探究活动,现邀请你共同参与。
【梦想与追求】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中国梦”的提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重要意义?
【国情与现实】
中国梦,承载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追梦之路并不平坦。
国情:由于科技转化力度小,秸秆处理成本高,许多农民往往是一烧了之;受传统因素影响,大多数中国人都有传统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习惯。农忙时节、传统节日成为雾霾高危期。
现实:今年以来,1/4国土持续雾霾,受影响人口达6亿,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2)关于要不要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人提出:“传统习俗莫忘记,限制燃放来继承”,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提法的合理性。
【责任与使命】
圆梦之旅,我们一路同行。
●扬州市委市政府堵疏结合、奖罚并举,取得明显效果。至目前,扬州某些地方的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90.4%,有的被作为能源化利用,用作农户和电厂的燃料;有的被肥料化利用,用于机械化还田、覆草还田、秸秆生物反应堆等。广大市民再也不受收割时节农民焚烧秸秆“浓烟滚滚”之苦了。
(3)结合材料谈谈扬州市委市政府是如何促进扬州科学发展的?
●该小组同学对扬州某小区居民燃放烟花爆竹行为进行调查,获得如下调查数据(部分):
调查结果 |
备注 |
67%的居民认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烘托气氛全靠它 |
部分居民表示,随着科技进步,他们会重点考虑烟花爆竹替代品。 |
15%的居民受从众心理影响,认为人家都放,所以我也放 |
|
18%的居民认为说不清或燃放烟花好玩 |
(4)请就以上调查结果,为该调查拟定一个合适的调查主题。
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校园生活中,师生关系并非风平浪静,师生之间的误解、隔阂、矛盾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师生关系。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校园生活中,中学生应怎样与老师融洽相处?
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交往逐步增多,学会礼仪、礼貌待人,是社会对我们的要求。
(1)礼貌待人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个人礼仪有哪些特定要求?
小昕是个比较内向的八年级女孩儿,象她的名字一样,平时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惹出什麻烦,可是这学期仍然烦恼不断。几番思想斗争之后,她鼓足勇气,走进了学校的“知心屋”。假如你是“知心屋”里的知心姐姐,请你根据她的介绍,运用课本所学道理帮她解开烦恼吧。
烦恼:“我最难受的事情就是找不到知心朋友,你能告诉我怎样交友吗?
八年级学生小涛喜欢写日记、交朋友,可父母总是问东问西,甚至偷看他的日记、信件,家庭矛盾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结合所学知识,为小涛化解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提建议。
最近,“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引发社会的热议。“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拨人就可以过马路了,和红绿灯无关,之看人不看灯。“别人能走,跟着走就不会有事的”。“就是这一次半次,应该不要紧的”。“你有不是交警,管那么多干啥?人家都走了,我为什么不走啊? ”这是记者采访时部分闯红灯者的回答。
(1)这种现象反映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不健康心下理?
(2)这一心理会带来什么危害?
(3)除了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出现“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原因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