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更名为弟子规,以启蒙养正,教育子弟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对待《弟子规》的正确态度是
| A.承袭规范,弘扬传统 | B.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
| C.批判继承,借古鉴今 | D.立足经典,治国化民 |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亏,日有所损。”下列与此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A.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 B.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
| C.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 D.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
清朝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下列诗句中与此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A.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
| B.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
| C.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 D.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有调查显示,车辆的事故率与汽车颜色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蓝色系的汽车之所以事故率高,与蓝色的“后退色”密切相关。对于其他驾驶者来说,与蓝色车的实际车距要比其观察到的近一些。这表明()
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具体联系
②人们应透过现象的联系认识本质的联系
③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④把握联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这样做的依据是
| A.根据需要构建事物之间的联系,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
| B.搞好关键部分,促进整体发展 |
| C.注重系统优化,提升整体功能 |
| D.把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
北京市多年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有效地促进了森林恢复和持续增长,2013年底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40%,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这一事实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
| B.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
| C.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人的意识之内 |
| D.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