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神经A、B上的1、2、3、4为4个实验位点。现欲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结合所给器材。完成以下内容。
材料:从蛙体内剥离出来某反射弧(反射弧结构未受破坏)。
供选择仪器:剪刀,电刺激仪,微电流计。
(1)如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运动神经末梢及其连接的肌肉。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为(只在神经A上完成)
①先用剪刀在神经A的 将其剪断;
②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A上的实验点 ,若 ,则神经A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神经A和神经B的完整性,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为(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
①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
②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 ,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 次,则神经A为传出神经;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 次,则神经A为传入神经。该实验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的特点为 ,具有这种特点的原因是由于 。
图1表示某动物精巢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目的比例,图2表示同一动物体内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1中a、b、c柱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甲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的比例关系说明在细胞分裂间期细胞核内曾经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________。
(2)图2中,A图细胞内含有_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其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
(3)图2中,C图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C图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图。图2中含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 图2中属于有丝分裂图像的是________。
Ⅰ.据图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问题。(22分)
(1)图甲中b曲线在________时刻的有机物积累量最大。14:00以后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乙图表示在不同CO2浓度下,温度对某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在大气CO2浓度下植物积累有机物量最多的温度为________,在40℃环境下,植物________(能、不能)正常生长。
(3)由图乙信息可知,在不改变光强度情况下,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12:00时刻,植物由乙图的M点状态转化为N状态时,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酸(C3)的合成的速率将会___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Ⅱ.在一定浓度的CO2和25 ℃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测定小麦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材料 |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klx |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klx |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Mg·100-1cm-2叶·h-1) |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1cm-2叶·h-1) |
小麦 |
3 |
9 |
32 |
8 |
(1)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暗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超过9 klx时,小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外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为9 klx时,小麦合成的有机物葡萄糖的量为________mg /(100 cm2叶·h)。
(4)若适当的增加温度,则达到最大光合作用时的最小光强____________ (增加还是减小)。
(9分)下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将这两种细胞分别放入蒸馏水中,甲细胞的变化是__________,乙细胞的变化是__________。甲细胞是植物细胞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细胞能否用作观察有丝分裂的材料____(填能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如果乙图所示的细胞是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提供含放射性同位素15N的氨基酸作为合成胰蛋白酶的原料,则15N依次出现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填编号)。
(4)在乙图中结构②与①⑤发生间接联系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氧气、葡萄糖中的碳、葡萄糖中的氢、葡萄糖中的氧依次来自于
①水的分解;②气孔直接吸收;③二氧化碳;④叶绿素的分解
A.①②④③ | B.③①②④ | C.③①③① | D.①③①③ |
(10分)普通棉花中含β-甘露糖苷酶基因(GhMnaA2),能在纤维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产生的β-甘露糖苷酶催化半纤维素降解,棉纤维长度变短。为了培育新的棉花品种,科研人员构建了反义GhMnaA2基因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棉花细胞,成功获得转基因棉花品种,具体过程如下。请分析回答:
(1)①和②过程中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分别是、。
(2)基因表达载体除了图示组成外,还应有终止子和。
(3)③过程中用酶切法可鉴定正、反义表达载体。用SmaⅠ酶和NotⅠ酶切正义基因表达载体获得0.05kb、3.25kb、5.95kb、9.45kb四种长度的DNA片段,则用NotⅠ酶切反义基因表达载体获得DNA片段的长度应是和。
(4)④过程中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棉花细胞的过程中,在溶液环境中用酶来制备原生质体。转化后的细胞再通过形成植物体。
(5)导入细胞内的反义GhMnaA2转录的mRNA能与细胞内的GhMnaA2转录的mRNA互补配对,从而抑制基因的表达,其意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