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无毒的环境 ②无菌的环境 ③合成培养基需加血浆 ④温度与动物体温相近
⑤需要02,不需要 C02 ⑥C02能调培养液pH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⑤⑥ | D.①②③④⑥ |
如下图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O2溶液。1~4号试管的控制温度与投入物品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要再增设5号试管,5号试管内应加入1克用酸液或碱液浸泡过的鲜猪肝,温度为37℃ |
B.若1~4号试管都是为了验证酶的某项特性而设置的对照,则4号设置得不科学 |
C.若投入物品后立即用带有余烬的火柴去试探1~4号试管口,则只有1号试管口火柴迅速复燃 |
D.如A项设置的5号试管与2号试管做对比实验,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过酸或过碱会影响酶的活性 |
有关酶和ATP的正确叙述是
A.蛋白质合成过程需要酶和ATP参与 |
B.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稳定性的特性 |
C.温度不会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 |
D.产生ATP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
下列有关微生物与细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
A.肺炎双球菌中抗四环素的基因位于拟核DNA上 |
B.微生物酶活性的调节是一种快速、精细的调节方式 |
C.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常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 |
D.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快速检测有毒物质的毒性 |
下图为以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多肽链的过程。对此过程的正确理解是()
A.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从右向左 |
B.三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 |
C.图中表示3条多肽链正在合成,其氨基酸顺序可能不同 |
D.此图能说明翻译形成多肽链是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进行 |
如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 |
B.①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
C.②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①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