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物理学习中记录了一些与地球、月球有关的数据资料如下:地球半径R=6400km,月球半径r=1740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0=9.80m/s2,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56m/s2,月球绕地球中心转动的线速度v=l km/s,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周时间为T=27.3天,光速c=2.998×105km/s.1969年8月1日第一次用激光器向位于头顶的月球表面发射出激光光束,经过约t=2.565s接收到从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利用上述数据可估算出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之间的距离s,则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激光束的反射s=c· 来算 |
B.利用v= 来算 |
C.利用 g0=![]() 来算 |
D.利用 =![]() (s+R+r)来算 |
钍核(
Th)具有放射性,它能放出一个电子衰变成镤核(
Pa),伴随该过程会放出
光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子是衰变过程中钍核( Th)辐射的 |
| B.因为衰变过程中原子核的质量数守恒,所以不会出现质量亏损 |
| C.对钍加热,钍的半衰期将变短 |
| D.原子核的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是可分的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
| B.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
| C.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
| D.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则气体压强越大 |
如图所示,某人以拉力F将物体沿固定斜面拉下,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
|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 |
| C.物体做匀速运动 |
| D.物体的机械能减小 |
.用同种材料制成倾角为300斜面和长水平面,斜面和水平面之间用光滑小圆弧连接,斜面长为2.4米且固定,一个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沿斜面下滑,当V0=2m/s时,经过0.8s后小物块停在了斜面上。多次改变V0的大小,记录下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停下来的时间t, g取10m/s2,,则()
| A.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
B.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 |
| C.若小物块的初速度V0=1m/s,则小物块运动的时间为0.4s |
| D.若小物块的初速度V0=4m/s,则小物块运动的时间为1.6s |
(原创题)滑块以速率v1靠惯性沿固定斜面由底端向上运动,当它回到出发点时速率变为v2,且v2<v1,若滑块运动过程中摩擦阻力大小保持不变,则()
| A.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能增大。 |
| B.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能也减小。 |
| C.上升过程中重力的冲量比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 |
| D.上升过程中重力的功比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