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美国会把主粮转基因吗》,完成后面问题。
①对于转基因农作物,有一个著名的质问是“美国会把他们的主粮转基因吗?”所谓美国的主粮,是指小麦。的确,在目前,包括美国在内,世界各国都还没有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小麦。不过,这是因为他们“不对主粮进行转基因”吗?
②其实,在转基因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产品的时候,转基因小麦的研发也就开始了。2002年,孟山都的抗草甘膦小麦MON71800在美国获得了食用许可。美国的小麦产量远远超过其起国内需求,大约有一半要出口,主要出口国是日本和欧盟。但是,日本和欧盟对于转基因小麦没有什么兴趣。对于美国的麦农来说,抗草甘膦固然可以降低劳动强度,但日本欧盟不进口的话,生产成本再低也没有什么价值。所以,美国麦农对这个MON71800很抗拒。孟山都觉得事不可为,在两年之后放弃了继续申请商业化种植许可。
③孟山都的这个品种在美国16个州100多个地方进行过大田试验,前后持续了十多年。在决定放弃之后, 他们回收了大部分种子,而其他的种子则就地销毁。但这个品种还是给他们带来到了麻烦。2013年4月,俄勒冈州的一块麦田用除草剂进行处理以清除所有植物。然而,有一些小麦竟然活了下来。负责人把活下来的植株拿到俄勒冈州立大学进行检测,发现其中含有抗草甘膦基因。这一污染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十多年前进行的MON71800大田试验。
④消息传出,世界哗然。虽然孟山都称所有的出口小麦中都没有检测到“污染”,而美国农业部也发布公告,说明即使MON7180出现在食品中也不带来健康隐患。但日本和韩国还是宣布停止进口,而欧盟等其他国家也表达了严重关切。
⑤到6月份,美国农业部发布调查报告,称这是个只涉及“单个农场”“单片麦田”的“单一孤立事件”。不过那些神秘的MON7180小麦从何而来,依然是个谜。之后,日本等国重启了进口,美国麦农没有遭受明显损失,孟山都也就逃过了一劫。
⑥MON7180是最接近商业化的转基因小麦。它的失败并非“不安全”或者“美国人不对主粮进行转基因”,而只是它带来的好处对消费者和农民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但转基因小麦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迄今,全世界进行过或者正在进行的转基因小麦大田试验有四百多项。美国自不必说,欧洲也有三十多项,而加拿大、阿根廷、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在进行。而粮食问题比较严峻的印度,也表现出了兴趣。
⑦这些正在进行研发的品种会对消费者和生产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比如抗真菌、抗旱、抗盐等,可以提高种植的适应性,相当于提高了产量;增加谷胶蛋白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可以提高产品的加工性能;而提高植酸酶的含量,有利于小麦中的矿物质被人体吸收;提高赖氨酸的含量,则能改善小麦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使之更接近人体需求。这些产品如果成功,带来的好处更加突出,也就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
⑧其中抗镰刀菌的品种可能最具有潜力。小麦等作物被虫咬之后,容易被镰刀菌感染。镰刀菌产生的毒素在食品加工中也难以被破坏,食用后会导致恶心、呕吐。有些毒素还具有潜在的致癌性,以及影响激素平衡。在目前,农业上对付它还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目前培育的“高抗性品种”、轮种耕作方式以及化学农药等等,有一些帮助但效果有限。转基因,或许是解决问题的强力手段。
(作者:云无心,选自科学松鼠会网,有改动)请用文中的话说明美国不把主粮转基因的原因。
从连贯性上看,去掉第③、④、⑤段,文章依然读得通,但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三段呢?
文章最后两段所用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第三段最后一句中加点的两个词语是否矛盾,为什么?
崔永元(反转)与方舟子(挺转)的争论,让大众对转基因食品有了空前的关注。假如你也参与到这场争论当中,你站在哪一方?请从本文中为自己找一些论据。
阅读下面文段《母亲的目光》。( 11分)
(1)做了母亲之后,十分喜欢看着儿子睡觉。他泥鳅一样光滑的背,黝黑健康的胳脯,饱满茁壮的腿,眉宇间不可言说的可爱神情……看着看着,我常常觉得,单是为了这么一看,女人就不能错过做母亲的机会。
(2)忽然又想,自己这么小的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在母亲目光中熟睡的吧?然而愉乐的童年又是懵懂的,在这种目光里我一次也没有被看醒,所以也不曾记得。对这种目光开始有感受是在渐渐长大之后,那一年我大约十三四岁,正是女孩子刚刚有心事的时节。
(3)一天,我正在里间午睡,还没睡稳,听到母亲走进来,摸摸索索的,似乎在找什么东西,过了一会儿,忽然静了。可她分明又没有出去。我们两个的呼吸声交替着,如树叶的微叹,我莫名地觉得紧张起来,十分不自在。等了一会儿,还没有听到她的声响,便睁开眼。我看见,母亲站在离床一步远的地方,正默默地看着我。
(4)“妈,怎么了?”我很纳闷。
(5)“不怎么。”她说。似乎有些慌乱地怔了怔,走开了。
(6)后来,这种情形又重复了一次。我就有些不耐烦地说:“妈,你老是这么看我干吗?”母亲仿佛犯了错似的,一句话也没有说。
(7)①以后,她再也没有这么看过我,②或者说,是她再也没有让我发现她这么看着我了。而到我终于有些懂得她这种目光的时候,她已经病逝了。
(8)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我知道,这是天空对白云的目光,这是礁石对海浪的目光,这是河床对小鱼的目光。这种目光,只属于母亲。
(9)孩子在我的目光里,笑出声来。我的目光给他带来了美梦了吗?我忽然想,如果能够再次拥有母亲的这种目光,我该怎么做?是用笑的甜美来抚慰她的疲惫和劳累?是用泪的晶莹来诠释自己的呼应和感怀?还是始终维持着单纯的睡颜,去成全她欣赏孩子和享受孩子的心情?
(10)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再赐予改过的机会。我知道,这种假设对我而言,只是想像的盛宴而已。但是,我想,是不是还有一些人也许需要这种假设的提醒呢?如果,你还有幸拥有母亲;如果,你浅眠时的双睑偶然被母亲温暖的目光包裹,那么,千万不要像我当年一样无知和愚蠢。请你安然假寐,一定不要打扰母亲。
(11)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第(7)段画线句第①句和第②句表意上有何不同,谈谈你的理解。
第(8)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如何理解第(11)段这句话的含义?
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简要谈谈。
阅读下面文段《淡淡的花香》。( 7分)
①那天,当我们四个人在那条山道上停下来的时候,原来只是想就近观察那一群黑色的飞鸟的,没想到,下了车以后,却发现在这高高的清凉的山上,竟然四处盛开着野生的百合花。
②山很高,很清凉,是黄昏的时刻,湿润的云雾在我们身边游走,带着一种淡淡的芬芳。这所有的一切竟然完全一样,而虽然那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连我心里的感觉竟然也完全一样。我迫不及待地想告诉同行的朋友,这眼前的一切和我18岁那年的一个黄昏有着多少相似之处。一样的灰绿色的暮霭、一样的湿润而清凉的云雾、一样的满山盛开的洁白的花朵,谁说时光不能重回?谁说时间充满着变换的事物?谁说我不能与曾经错过的美丽再重新相遇?
③我几乎有点语无伦次了,朋友们大概也感觉到我的兴奋。陈开始攀下山岩,在深草丛里为我一朵一朵地采撷起来,宋也拿起相机一张一张地拍摄着。我一面担心山岩的陡峭,一面又暗暗希望陈能够多摘几朵。陈果然是深知我心的朋友,他给我采了满满的一大把,笑着递给了我。当我把百合花抱在怀中的时候,真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快乐和满足。一生能有几次,在高高的清凉山上,怀抱着一整束又香又白的百合花?
④然而,生命也许就是这样吧,无论是欢喜或是悲伤,总值得我们认认真真地来走上一趟。我想,生命应该是这样了。
⑤而这一切都要感谢我的朋友们。所以,你说我爱的是花吗?我爱的其实是伴随着花香而来的珍惜与感激的心情。
⑥我实在爱极了这个世界。一直想不透的是,为什么这个世界对我总是特别仁慈?为什么我的朋友对我特别的偏袒与纵容?在我往前走的路上,为什么总是充塞着一种淡淡的花香?有时恍惚,有时清晰,却总是那样久久地不肯散去?
⑦我有着这么多这么好的朋友陪我走这一条路,你说,我怎么能不希望这一段路途可以走得更长和更久一点呢?也就是因为这样,我竟然开始忧虑和害怕起来,在我的幸福与喜悦里,总无法不掺进一些淡淡的悲伤,就像那随着云雾袭来的,若有若无的花香一样。第②段划线句中“一样”的是什么?请回答。(3分)
第⑤段中所说的“珍惜”的是什么?“感激”的是什么?请概括回答。(2分)
作者为何在文尾处“忧虑和害怕起来”?为何会“在我的幸福与喜悦里,总无法不掺进一些淡淡的悲伤’’?(2分)
抬头看云
①那天骑车走在路上,突然发现前面一辆出租车的后玻璃装饰得十分考究,那曼妙灵动的纹路,似花还似非花,一漾一漾的,让人的心也跟着摇荡起来。我快骑几下,试图看清那究竟是些什么图案。“吱——”前面一个紧急刹车,我自行车的前轱辘差点顶住了那辆车的尾灯。我惊惶地叫了一声,同时看清了那勾走我眼波的所谓花纹,居然是车玻璃反射出的天上的云彩!
②我自嘲地笑着,索性跳下自行车,举头望天,全心全意地看起云来。
③好白的云,好美的云。就在我的头顶上,悄然无声地上演着一幕多么精彩美妙的剧目啊!
④为什么我的步履总是那么匆忙?我的鞋子上蒙着一层细尘,我的履底无缘阅读洁白美丽的云朵。这双眼睛在追逐着什么?这颗心儿在遗忘着什么?如果不是借着一方玻璃的提醒,我是不是就不再记得头上有一个可供心灵散步的青天?
⑤“妈妈,这个阿姨看云呢!”
⑥我被一个响亮的童声惊动了。我心里咯噔一下,想,在我举头望天的时候,我一定成了路人张望指点的对象,他们会说我痴说我呆,他们在心里讲着同情我哀怜我的话语,甚至还可能会为自己敏锐的洞悉而沾沾自喜。然而他们全错了,只有这个纯真的孩子猜透了我,说穿了我。
⑦亲爱的孩子,我小小的知音,你相信吗?在这个喧闹的世界上,有许多事情真的并不比看云更重要。如果你愿意,就请和我站到一起,让我指给你看吧——天上,开着那么多那么多上帝来不及摘走的花啊!
回答下列问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请在文中找出与第一段中划线内容呼应的句子。
在第六段中作者说“这个纯真的孩子猜透了我,说穿了我”,孩子到底猜透和说穿了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请谈谈对第七段中划线句子“在这个喧闹的世界上,有许多事情真的并不比看云更重要。”的理解。
第七段作者为什么变换了人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对一朵花微笑
刘亮程
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②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③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④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⑤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这条干沟漫漶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⑥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而这一小片的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
⑦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⑧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⑨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第②段描绘出了荒野中花的神韵,请说说其中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效果。
联系全文,你觉得有哪些原因让我禁不住对一朵花微笑?
“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这句破折号的作用是?
写出一个和“腿酸脚麻”相同结构的短语。
母爱的脉搏
①“小心开车,到家打个电话!”电梯口,母亲又像往常一样叮嘱妹妹。其实,妹妹回家只有五分钟的路程,车子拐两个弯就到。
②送走妹妹,母亲一直坐在沙发旁等电话。老人嘴唇不停地嚅动,好像在念叨什么。不一会儿,母亲站起来,像是准备接电话。女儿眼尖,问我:“奶奶和姑姑有心灵感应?”话音未落,电话铃响了起来。
③接起电话,那端传来妹妹的声音:“妈,我们到家啦!”我抬头看了看挂钟,时间恰巧过去了五分钟。大字不识的妈妈,不会认挂钟,也不会认手表,她是怎么计时的呢?女儿哪里知道,奶奶的计时器装在心中。这个秘密,只有我知道。
④那年中考,正值盛夏。因为午觉睡过了头,我被监考老师挡在了门外。母亲央求校长,好说歹说才让我进了考场。成绩下来,与师范录取分数线仅有一分之差。不少老师都惋惜,按我平时的学习成绩,考师范是不成问题的。母亲把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逢人就说:“是我误了孩子啊!”
⑤怎么能怪母亲呢?那时,对手头拮据的家庭来说,钟表都是奢侈品。前一天,她特意问了戴手表的邻居,按照时间就着太阳做下了记号。母亲想得不错,看看门前大槐树的影子,到了做记号的地方,就该叫醒我去考试啦。
⑥偏偏天公不作美,太阳在考试前躲进云层里了!叫早了,担心儿子没休息好影响考试;叫晚了害怕耽误了儿子考试。等母亲找到邻居,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庆幸的是,当年因为有人体检不过关,我被补录取,总算是圆了师范梦。
⑦有了这回教训,母亲被逼无奈,琢磨出了一套计时法:按着脉搏数数。我到现在都不清楚,经过多少次失败的尝试,她才将误差控制在十秒之内的。
⑧真正知道这个秘密,是五年前的一个晚上。那晚,我离家到十里外的镇政府参加会议。怕母亲在家牵挂,就在半路上给老人打电话,撒了个谎说已经到啦。电话那头,是母亲的嗔怪声:“傻孩子,你才走了一半呢。”
⑨也许是母亲没搁好电话,我分明听到手机里有人在和着节拍说什么。打开手机免提键,里面传来母亲清晰的数数声:“3……4……5……”原来,母亲以为我关掉了手机,继续在按着脉搏计时呢!
⑩那一瞬,我泪流满面。只因为:人世间,有一种脉搏叫母爱。你能按照时间顺序,概括文中的三个事例吗?
“奶奶的计时器装在心中”这句话有何作用?
“打开手机免提键,里面传来母亲清晰的数数声:‘3……4……5……’”和上文哪句话呼应?
文章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古人计时的方法有很多种,而用脉搏来计时,的确前所未闻,这就是母爱的创造力。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父母是怎样用特别的方式来爱你,表现他们“爱的创造力”的。(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