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曾经水草丰美,后因高原隆起,气候变得寒冷干燥,人类被迫迁出。一部分向东进入黄河流域,逐步被同化,形成了统一的汉民族;一部分向南进入“藏彝大走廊”,分化、演变形成了藏、彝、羌、普米、独龙、珞巴、门巴、哈尼、纳西等数十个少数民族。其中摩梭人和扎巴人还较为完整地保留着母系社会形态,纳西族仍然保留着迄今为止世界上形态最原始的“东巴文”象形文字系统……材料二: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样;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茶叶中所含的咖啡因、儿茶素等成分,能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三酰甘油的含量,有明显降低血脂的作用,并能迅速清除或分解已进入血管壁内的脂质,有抗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还能抗血小板聚集和促进脂类化合物排泄的作用,从而改变血液流动特性,抑制血栓的形成,预防心肌梗死、脑血管梗阻等疾病。
材料三:下图是“藏彝大走廊”示意图。
(1)简要分析藏地不产茶和藏民嗜茶的原因。
(2)简要分析藏彝走廊地区少数民族众多的原因。
阅读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3)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北部盛行____风。(1 分)
(4)全球变暖对上述两国沿海会产生什么影响?各国政府为遏制全球变暖应采取什么措施,至少回答出三条?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日,当a地日落时,北京时间为____月____日_____时。
(2)此日,在赤道上,属于东半球且位于白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日之后的三个月,北极圈内的极昼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b点的地方时是9点 | B.图中a、b两点经度相差90° |
C.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 D.图中d、a、e所在的是晨线 |
E.直射点位于(23°26′N,105°E) F.此时,南极长城站可能出现白夜现象
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B地降水量多或少的原因。
(2)从C地到D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而从D地到C地航线多选择沿较低纬度航行,简述从C地到D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的利弊。
(3)简要分析①、②两地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C处的岩石名称可能是,请说明其岩石的形成原因。(4分)
(2)如在A、B两处采煤,要注意的事故依次是 _、。
(3)说明甲、乙两地的地貌类型、判读依据及其形成原因。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甲、乙、丙三幅天气系统示意图中,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有关的是___。
(2)乙图为_____(锋面),它活动最为频繁时,会使我国北方表现为_____(灾害性天气);此时地球位于丁图中____点(字母)附近,开普敦受___________气压带控制,印度盛行__________风。
(3)简述乙图中D城市未来天气变化过程(锋面过境时和过境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天气系统控制下会出现______________天气,在热带或副热带海区甲天气系统强烈发展会形成________(灾害性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