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将野生棉花作为农作物加以种植的是开创哈拉帕文明(范围见图9)的古印度达罗毗茶人。考古证据显示,哈拉帕人早在7000年前就已经学会了怎样将棉花纺成棉布、制作成衣服和其他日用品。发展到17世纪末期,印度一度控制了全世界1/4的纺织品贸易。但哈拉帕文明却在种植业以及制陶业、青铜冶炼业等蓬勃发展的情境下,于公元前1750年前后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公元前5000年一公元前1000年时,全球气候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哈拉帕文明消失的原因主要有生态灾难说和自然灾害说等几种猜想。

(1)对哈拉帕文明的消失,你支持哪个观点?请加以阐述。                                                                     
(2)试分析印度一度控制全世界1/4的纺织品贸易的主要区位条件。
(3)孟买曾是印度棉纺工业中心,但现在孟买所有棉纺工厂已全都搬到内陆。孟买棉纺工厂搬到内陆,会对印度内陆产生哪些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该图是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判断图示东部地区的地势特点,并说明依据。(4分)
(2)比较图中河流甲、乙两段流经地形类型及河谷形态的差异。(8分)
(3)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读我国主要耕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A、B所表示的耕地类型分别是____和____,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和____。
(2) A、B区域之间的界线大致是____,这条分界线与我国____℃等温线及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

(1)地球固体地表分为:ABC
(2)在图中注明莫霍界面、古登堡面;
(3)在莫霍面处,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明显,在古登堡面处,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横波则完全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18’)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
(2)图示时间为,北半球节气为
(3)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4)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
(5)此时A点昼长为小时,B点昼长为小时。
(6)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北半球昼长如何变化?
、极昼或极夜范围如何变化?

读地球自转周期示意图,回答:(15’)

(1)地球自,绕运行的运动,叫地球的自转。
(2)在图中,地球由E1到E2自转时间为一个日;由E1到E3自转时间为一个日。
(3)图中周期A时间长为地球自转角度为;图中周期B时间长为,地球自转角度为
(4)图中地球自转的周期B比A时间长,原因是:
(5)图中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而平常所说的一天或者昼夜交替的周期是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