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估计,截至到2013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亿人,向全世界敲响了人口警钟,这引起了各国对人口问题的忧虑。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2000~2010年间,关于中、美两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人口增长率高于美国 |
| B.鼓励中国男性移民美国是解决两国性别构成不合理的可行措施 |
| C.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快于美国 |
| D.中、美两国15~64岁年龄段的人口比重都很高,劳动力都很富余 |
老龄化是中、美两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
| B.中、美两国老龄化产生的原因相同 |
| C.相对于美国,我国老龄化水平还很低,老龄化的压力还不大 |
| D.我国“未富先老”,应提高青少年的比重,从而降低老年人的比重 |
读下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能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
| B.属于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 |
| C.提高使用率最佳方式 |
| D.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
新西兰是著名的乳畜业国家,其乳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图甲为新西兰某地牧草成长与乳牛草料需求关系图,图乙为该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中阴影部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乳牛大量繁殖 | B.气温偏低 |
| C.鲜草供应偏多 | D.降水偏少 |
一般而言乳畜业最主要的产品是牛奶,以供应市场,但该地最主要的外销产品却是不易变质的其它乳制品,与这种现象有关的因素最可能是
| A.地形的种类 | B.市场的距离 |
| C.雨量的多少 | D.奶牛的数量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X、Y分别表示2010年某城市人口迁出量、迁入量,P1~P4代表该年份的四个季度,则该地人口机械增长量最多的季度是
| A.P1 | B.P2 | C.P3 | D.P4 |
若Y表示某流域不同阶段平均降水量的相对数值,P1~P4依次代表该流域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则X、Z分别表示城市的
| A.平均蒸发量、平均下渗量 |
| B.平均下渗量、平均地下径流量 |
| C.平均蒸发量、平均地表径流量 |
| D.平均蒸发量、平均径流量 |
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曾是盆地的集水、集盐中心。1942年罗布泊面积为3600平方公里,1962年为660平方公里,1972年消失。图甲为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图乙为现罗布泊湖盆内某地景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形成图乙景观水平层理构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风化 | B.侵蚀 |
| C.搬运 | D.堆积 |
最后导致罗布泊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上升,湖水外泄 | B.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
| C.盲目截水,河流断流 | D.围湖造田,引水灌溉 |
图甲是我国某湖泊流域在上游水利枢纽建立前后,年内某一时段的流量变化。图乙是当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湖泊可能位于
| A.松花江流域 | B.黄河流域 |
| C.长江中下游 | D.塔里木河流域 |
图甲显示的时段最有可能是
| A.1月~3月间 | B.4月~6月间 |
| C.6月~8月间 | D.8月~10月间 |
水利枢纽对该湖泊的调度作用表现为
| A.降低枯水期水流速度 | B.减小蓄水期对湖盆的侵蚀 |
| C.使水位变化趋于平稳 | D.改变了流域内的气候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