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线与北半球纬线圈相切于M点,读M点连续一段时期的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从②到⑤,M点经历的时间大约有
| A.一年 | B.六个半月 |
| C.七个半月 | D.九个月 |
当M点位于④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
| B.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达到最大值 |
| C.长江口的流量达到最小值 |
| D.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据此回答小题。
以下四省区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
| A.广东 | B.江苏 | C.江西 | D.云南 |
与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相比,甲地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生长期光照时间短 | B.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 |
| 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 D.春播期间旱情严重 |
读下图,回答小题。
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地区是 ( )
| A.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 |
| B.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
| C.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 |
| D.西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 |
丁地区三类交通方式所占的比例都不大,其原因可能是 ( )
①需要进行交流的物资少②地形崎岖,修建铁路和公路的难度较大③气候恶劣,沙漠广布修建铁路和公路的难度较大④河流因干旱,水量小,通航河段少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下图所示为我国三个平原地区。读图回答小题。
A、B、C三个平原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
A.光照丰富 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B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造成的生态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荒漠化 | B.荒漠化、盐碱化 |
| C.盐碱化、酸雨 | D.酸雨、水土流失 |
下图中,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分别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小题
与甲区域相比,乙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有()
①地广人稀②水热资源丰富③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④劳动力充足⑤耕地面积广大
| A.②④ | B.②③⑤ | C.②⑤ | D.①③⑤ |
甲、乙两区域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①土地荒漠化②水土流失③土壤次生盐渍化④湿地遭破坏⑤水资源短缺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④⑤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完成小题。
下列关于图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靠积雪融水补给 | B.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
| C.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河水断流 | D.冬季由于降水稀少,河水断流 |
下列关于甲地区域发展措施的叙述,合理的事()
| A.大面积种植牧草,建设夏季牧场 | B.引用图示湖泊水,发展淡水养殖业 |
| C.发展灌溉农业 | D.修建水库,开发水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