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回答(1)~(4)题
图A为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 (单位:小时)
图B为澳大利亚东部城市布里斯班气候资料图
图C为澳大利亚棉花种植分布区
(1)据图判断布里斯班洪涝多发的当地季节,并从气候、地形、河流角度分析布里斯班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2)分别分析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较长的主要原因。
(3)对比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分析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港口运输更为发达的原因。
(4)近年,市场对棉花的需求增加,澳大利亚地区把棉花的生产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你认为澳大利亚是否应该进一步扩大棉花生产,并说明理由。(8分)
读“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举例说明处于A阶段的产业有,举例说明处于D阶段的产业有
(2)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部分产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这些产业多位于产品周期中的阶段发生这种产业转移的原因是(1分)
(3)简述产业转移对迁入区和迁出区的区域发展分别有什么影响?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回答: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东到B表示的 市
(2)“西气东输”工程使西部地区的优势与东部地区的、优势合理配置,对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每空1分)
(3)简要分析“西气东输”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正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承受着成本增加、市场环境转变乃至地方政府主动推动的巨大压力,并出现了关闭、停产、外迁现象,成为珠三角产业升级过渡期不可回避的“阵痛”
(1)将下列序号填入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①工业化②“三来一补”企业大量涌现③城市化
(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越来越密集,并逐步形成了城市群的规模。试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形成条件。
(3)试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原因
读“东北区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A地位于长白山,为基地;B地位于松嫩平原,为基地;C地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为基地。
(2)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点、
(3)简要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美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 美国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美国人口密度示意图。
材料四 美国人口构成情况。
材料五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农业经济不景气,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南方黑人大批北上,进入城市寻找职业。
材料六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大批中原饥民为谋生计,冒着被惩罚的危险,背井离乡“闯”入人烟稀少、土壤肥沃的东北地区,史称“闯关东”。
(1)根据材料一、二、三、四,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特点。(5分)
人口增长:增长速度(快或慢),老年人口比重(高或低);
人口分布:人口(方位)部多,(方位)部少;
人口迁移:人口以(迁入或迁出)为主,移民人口比重大。
(2)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和中国华北都出现大批人口向本国东北迁移的现象,根据材料五、六,分析其各自的原因是什么?(4分)
(3)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科技和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并非好事”,你认为这句话是对还是错?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关理论说明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