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
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 |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
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的值是31 |
B. |
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 |
C. |
丁可能为单质 |
D. |
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
向一定质量 、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三种 |
B. |
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两种 |
C. |
若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
D. |
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不可能有气泡产生 |
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查阅资料:物质A由硫元素与氢元素组成,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物质A的化学式为 ,其水溶液中含有 |
B. |
物质B常温下为淡黄色固体 |
C. |
物质C可形成酸雨 |
D. |
实验室常用物质E的稀溶液做干燥剂 |
化学实验的设计能力是化学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
A |
鉴别真金和假金(铜锌合金) |
加入稀硫酸 |
B |
检验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氧气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 |
.C |
除去 中混有的少量 |
将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粉末 |
D |
除去溶液中少量的 |
加入适量的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 |
、 、 |
B. |
、 、 |
C. |
、 、 |
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