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①②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 B.②③属于同种元素 |
C.③④⑤属于同种离子 | D.①容易与④形成化合物 |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表示正确的图像是
A.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
B.在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的情况 |
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 (m:加入食盐的质量,A%:溶质质量分数) |
D.足量的的锌、铁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 |
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B2(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下列关于黄曲霉素B2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曲霉素B2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 |
B.黄曲霉素B2由17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
C.黄曲霉素B2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7:14:6 |
D.黄曲霉素B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
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微粒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
A |
热胀冷缩 |
原子或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
B |
酒香不怕巷子深 |
分子不断地运动 |
C |
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 |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
D |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括号内)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稀硫酸) | B.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氯化钙) |
C.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浓硫酸) | D.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