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注:从,顺从,听命。孰与,哪里比得上。制,控制,掌握)这句话体现出的哲理是( )
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 |
B.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
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类服务 |
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 |
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 ( )
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作风接“地气”,作品才有“人气”。自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关切民情民生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这表明(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④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一位作家说:散文随笔的写作……只要心有意态,笔有情氛,信马由缰,收桨放舟,乱花飞絮野溪奔流,一任天然。这表明 ( )
A.散文随笔的写作可以任意发挥主观能动性 |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
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
D.意识活动有直接现实性 |
.《荀子·王制》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这启示我们( )
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③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2年8月8日,甘肃省举行纪念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两周年活动。2010年8月7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专家称,当地树木被大量砍伐、耕地的扩展,造成了很严重的水土流失是此次发生特大泥石流的重要原因。这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是 ( )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②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发生
③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④改造自然务必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
A.③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