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云:“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 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下列选项中与此诗句所蕴涵的哲理相同的是( )
|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
|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和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
|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
|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 C.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
| D.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有机统一 |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在哥本哈根会议前,中国宣布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这表明
| A.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
| B.世界走向了多极化,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
| C.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
| D.我国积极履行主权国家义务,承担国际责任 |
首都各界代表2009年9月20日隆重集会,庆祝
| A.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 |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 |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60周年 |
| D.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60周年 |
历史经验表明,当一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就有可能进入以居民购买力充分释放、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为特征的快速发展期。2008年我国我均GDP达到3312.6美元。为了有助于实现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可以实行的措施是
| A.控制银行消费贷款规模 | B.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 |
| C.提高消费品的零售价格 | D.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增加居民的利息收入 |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和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社会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是
| A.农业发展的滞后和基础地位的削弱 |
| B.传统工业的拖累和主导作用的淡化 |
| C.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 |
| D.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成为一国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