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改革方案公布后,引发了教师、学生、家长的热烈讨论。有人说:“国家注重国学了,我支持”;有人说:“语文没必要那么重视,我反对”;有人说:“数学分值更应下调”。人们之所以对改革方案持有不同的看法,是因为
| A.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都是客观的 |
| B.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总是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
| C.价值观是事物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 |
| D.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导致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评价不同 |
《经济时报》载文指出,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到相对富裕,并不意味着“物多必贱”,相反农民可以通过改变作物种植方式及搞好贮藏,巧妙利用时间差,从微观上创造大量“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机会。“打好时间差”是指
| A.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 B.遵循价值规律,利用供求的制约 |
| C.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 |
| D.节约劳动时间,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
商品的价值量
| A.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 B.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
| C.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的 | D.受供求关系影响 |
小孙在2013年国庆长假赴西藏旅游中,拍下了许多精彩的照片,回到城里复制成光碟出售给旅游杂志社。复制的山川美景及风土人情之所以成为商品是因为
| A.它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 | B.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
| C.它凝结了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 | D.它能给人以精神享受 |
2014年我国继续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范围,之所以营业税改增值税,是因为增值税
①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
③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
④可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2014年1-6月,我国税收总收入64268.74亿元,完成预算53.5%,同比增长8.5%。税收的特征有
①强制性②固定性③法制性④无偿性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