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几种:NH4+、A13+、Mg2+、CO32―、Cl一、SO42―,为确认溶液组成,现取100 mL分成三等份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最终得到沉淀0.58 g,同时收集到气体0.03 mol(设气体全部从溶液中逸出);
(3)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盐酸酸化)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6.99 g。
由此可知,下列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 )
| A.一定存在Cl一 |
| B.溶液中含有A13+和NH4+ |
| C.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A13+ |
| D.溶液中SO42―的浓度是0. 3 mol/L |
对于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确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温度、压强一定时,放热且熵减小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
| B.温度、压强一定时,焓因素和熵因素共同决定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 |
| C.反应焓变是决定反应能否进行的唯一因素 |
| D.固体的溶解过程与熵变无关 |
某温度下,对于反应N2(g)+3H2(g)
2NH3(g)△H=-92.4kJ/mol。N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1.0mol氮气、3.0mol氢气,置于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4kJ
B. 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 <K(B)
C. 上述反应在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H2的转化率提高
D. 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图中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Y(g)
2Z(g)+W(s),△H<0的反应过程。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用的措施是
| A.增大体积 | B.增大Y的浓度 |
| C.降低温度 | D.缩小体积 |
对可逆反应4NH3(g)+ 5O2(g)
4NO(g)+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 5υ逆(NO) |
|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 |
|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 |
常温下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 = 1×10-13 mol/L,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
| B.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
| C.该溶液中一定有C(OH-) = 0.1mol/L |
| D.该溶液的pH值为1或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