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通过DNA分子杂交鉴定含有某特定DNA的细菌克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培养皿中菌落数可以准确计算样品中含有的活菌实际数目 |
B.外源DNA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进行复制 |
C.重组质粒与探针能进行分子杂交是因为DNA分子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 |
D.放射自显影结果可以显示原培养皿中含有特定DNA的细菌菌落位置 |
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类型,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不考虑外界环境条件及酵母菌呼吸产热等的影响),酵母菌的能量只来自培养液中的葡萄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装置有色液滴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代表了有氧呼吸速率 |
B.乙装置有色液滴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代表了无氧呼吸速率 |
C.若甲乙装置向左、右移动距离均为3个单位,则两个装置内的酵母菌共消耗葡萄糖2个单位 |
D.若甲乙装置液滴均不移动,则表明酵母菌无生命力 |
下列关于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用淀粉酶,检测试剂用斐林试剂 |
B.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用淀粉酶,检测试剂用斐林试剂 |
C.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温度、PH属于无关变量 |
D.可通过检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
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
A.红细胞 | B.叶绿体 | C.上皮细胞 | D.洋葱表皮细胞 |
为了研究小肠对葡萄糖和果糖的吸收方式,实验小组制备了若干不同条件下的小肠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如下现象:①细胞在10%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果糖溶液中均先皱缩后膨胀;②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过的细胞在10%的葡萄糖溶液中皱缩,在10%的果糖溶液中先皱缩后膨胀;③加入抑制载体蛋白活性物质的装片中,细胞在10%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果糖溶液中均皱缩。则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和果糖的吸收方式分别为 ( )
A.主动运输自由扩散 | B.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
C.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 D.协助扩散协助扩散 |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下列结论(假说)错误的是( )
A.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 |
B.提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脂质铺展成的单分子层是红细胞表面积2倍,说明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
C.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构成 |
D.人鼠细胞杂交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