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比霜。然放火作熅( yun,无焰的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阅读文字,完成下题。这段文字描述的现象发生的时间可能是
A.夏季 | B.冬季 | C.初春 | D.深秋 |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下列哪种天气系统造成的
A.暖锋过境 | B.冷锋过境 |
C.准静止锋过境 | D.气旋过境 |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比霜”,其原因主要是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 B.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
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 D.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加强 |
下列表示冷锋天气的示意图是:()
图为某大洲三座山脉植被分布的差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造成这三座山脉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势高低 | B.纬度高低 |
C.迎风背风 | D.距海远近 |
上面右图中的气候类型,可能出现在左图中的哪种植被类型之中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中M为35°纬线,且该地常年盛行西南风,序号表示洋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所示可能是
A.北大西洋中低纬大洋环流 | B.北太平洋中高纬大洋环流 |
C.北印度洋夏季大洋环流 | D.南太平洋中低纬大洋环流 |
该海域
A.①洋流的形成受东北信风影响 |
B.②洋流海区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
C.③洋流的性质属于暖流 |
D.④洋流流向为自北向南 |
图为“北半球夏至日甲、乙两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此日,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是
A.23°26′ | B.43°08′ |
C.46°52′ | D.66°34′ |
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日甲、乙两地物体影子朝向相同 |
B.该日乙地出现极昼现象 |
C.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5小时 |
D.甲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
图为我国某区域2014年农业虫害发生趋势和≥10℃积温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农业虫害大发生主要分布于
A.≥10℃积温等值线3500~4000之间的区域 |
B.≥10℃积温等值线3500~4500之间的区域 |
C.≥10℃积温等值线4000~4500之间的区域 |
D.≥10℃积温等值线4000~5000之间的区域 |
该农业虫害,最有可能危害
A.水稻 | B.小麦 | C.大豆 | D.花生 |
“黑烟囱”是指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溶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金银等金属后又从地下喷出,这些金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积在附近的海底,像“烟囱”形状一样堆积而成。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各题。图中“黑烟囱”区域主要位于
①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②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③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④非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黑烟囱”在成因上属于
A.沉积岩 | B.变质岩 |
C.侵入岩 | D.喷出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