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热力环流简图”,AB为近地面,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两地分别用冷热表示它们的热量差异(写在图上)。a、b两点比较,气压值较大的是 。A、B 两地近地面气压值高的是 地。
(2)如果图中表示的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A地是城市还是郊区? 。 A 地气流上升的原因是 。
(3)如果图中表示的是海滨地区,且是白天,则 B 地应该是 地区(陆地还是海洋),此时风向为 (海风还是陆风?)。
(4)如果A、B两地相距较远,易形成降水地区的将是 地,原因是 。
(5)如果图中表示东亚季风环流,且A地为海洋,则此时季节是 。B地高压中心位于 一带,此季节东亚吹 风。
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A 点是_________ 时,A 、B 、C 三点中自昼最长的是_______________ 。
(2)A 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 ,B 点的日出时间约为__________________ 。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
(4)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导致南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所观测到的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三层,依次是________层、________层和________层。
(2)图中A为________层,其主要活动是________,变化周期是________。
(3)图中B是________层,其主要活动有________。
(4)通常,________活动增强的年份也是________频繁爆发的年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1)在图中地球公转轨道上画出公转方向。
(2)地球公转到A点时位于公转轨道的日点(近\远)附近,公转速度较(快\慢),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公转到点时(填字母),重庆正是春光明媚。
(3)地球公转从A→B→C的过程中,有阳光时重庆一中高2017级某班教室朝南的窗户正午阳光照进教室的面积变化规律是。
读某一时刻的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8分)
(1)在图中相应位置处画出直射的太阳光线。
(2)此图所示的日期是______,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
(3)图中C点的时刻为______点,太阳高度为______;D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
(4)图中所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昏线中的______(晨或昏)线,图示时刻ABCD中正在日出的点是______。
(5)图中ABCD中日出时刻最早的点是______;自转线速度最慢的点是_______;此日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1)A.B附近有三条断层,结果形成了A.构造,B.构造;(地堑或地垒)
(2)从岩层形态上看,C是构造,D是构造;(向斜或背斜)
(3)从地貌上看C.D均为地形倒置:C形成, D形成;(山岭或山谷)
(4)C、D两种构造中,利于储存石油的是构造,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构造;(用字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