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七年级生物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时,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
【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
【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2毫升唾液,但不搅拌。
将3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的颜色变化。请问:
(1)【1】号试管和【2】号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在本实验中__________是对照组,变量是          
(2)实验结果中,【1】号试管馒头碎屑如果没有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2】、【3】号试管中馒头可能变成______ _色。【2】号试管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号试管馒头块变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
(3)在3个试管中都同样加入2毫升唾液或者水,这是因为要遵循__________原则,便于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      
(4)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___
_             __________。该探究实验成功地说明了唾液能使淀粉分解,口腔中                 的作用,能更好地促使淀粉发生变化。
(5)实验中必须把3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这是为了保证                       。实验才能成功。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测定食物中含有能量时,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首先称取核桃仁6克,在一个椎形瓶里放20毫升的水并插入一只温度计;然后点燃核桃仁,加热椎形瓶里的水,等核桃仁完全燃烧后,看到温度计上升了24度。请计算每克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是_______。计算结果与核桃仁实际含有的能量差别较大,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为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瓶内均装入澄清的石灰水。

(1)如果气体的进出均选择弯管,在实验时,应向甲瓶__________,向乙瓶__________。
(2)经向两瓶内分别吹气、吸气后,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_________瓶
(3)在本实验中,甲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刚是个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在他学习完“生物的无性生殖”以后,便把两个大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进行种植.结果发现种植的马铃薯块有的长了芽,有的没长.他将马铃薯块取出比较,惊讶地发现了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
(1)根据你学的知识,你认为他发现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是:()

A.死了 B.没有带芽眼 C.块太小 D.没有根

(2)为了验证该原因是否成立,小刚又重新进行了实验.
①取两个盛有潮湿的、肥沃土壤的花盆,编号为甲、乙.
②将挑选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若干,分成两组,将有芽眼马铃薯块茎种在甲花盆内,将没有芽眼马铃薯块茎种在乙花盆内.将两花盆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③你认为他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的原因是
④预计花盆中的马铃薯块茎会发育成幼苗,小刚设置甲、乙两花盆的目的是
⑤得出的结论是

为了研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分析后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温度
PH值
滴加碘液后颜色变化
1
2ml淀粉糊,2ml蒸馏水
37℃
7
变蓝色
2
2ml淀粉糊,2ml唾液
37℃
7
不变色
3
2ml淀粉糊,2ml唾液
45℃
7
变蓝色
4
2ml淀粉糊,2ml唾液
37℃
1.8
变蓝色

(1)试管1和2比较,说明:
(2)试管2和3比较,说明:
(3)试管比较,说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要受pH值的影响。
(4)试管2滴加碘液后不变色的原因是: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
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两组作对照。
(2)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两组作对照。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 ℃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是号试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