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议论文阅读(共8分)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朱铁志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诗人的一句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读文归纳填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三是                      ;四是                      
如果把文章第④段中的“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一句作为观点,请你参照下面示例再写二个具体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限制在所学初中语文教材的范围内)。
示例:闻一多日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终于写成了《唐诗杂论》。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
光污染:美丽外衣下的环境杀手
①光照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可怕的灾难——光污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光污染主要有:
建筑物外墙反射的眩光造成的白亮污染。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增加了室内温度,影响正常的生活。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会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眼睛受到强烈刺激,很容易诱发车祸。
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造成的白昼污染。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的广告灯、霓虹灯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在这样的“不夜城”里,夜晚难以入睡,人体正常的生物钟被扰乱,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人工白昼还会伤害鸟类和昆虫,强光可能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
。舞厅、夜总会都安装有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据测定,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且影响持续时间长。人如果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多种疾病,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它癌变。彩色光源让人眼花缭乱,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最新研究表明,这种污染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⑤当许多国人为美丽城市夜景感到骄傲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所谓的“不夜城”恰恰是中国光污染的重灾区。改善城市形象的初衷或许可以理解,但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中,照明规划仍然处于无序状态。
⑥看美国大片,我们曾误以为纽约是一座不眠的城市。其实纽约市对夜间照明设计和规划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像霓虹灯这种设施只允许集中建在时代广场周围,其他地方要么不允许出现,要么对面积和亮度进行限定。纽约并非每天都是一种表情,只有在节假日才会出现灯火通明的景象,而且凌晨两点后必须关灯。站在帝国大厦俯瞰纽约全城,只见中心商业区有一大片亮光,四周很多地方是黑漆漆的一片。
⑦当国际上的城市开始摒弃“不夜城”思维的时候,国内大多数城市还在不惜重金打造一座座“不夜城”。面对日益严重的光害,我们难道又要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依照第②③段段首画线处的表述形式,在第④段段首横线处填入相应内容,说出该段所写的光污染类型及其成因。(不超过20字)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第④段划线句子“人如果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多种疾病,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它癌变。”中的“长期”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2)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结尾划波浪线句子的作用是什么?


假如要在非商业区的高速路旁,修建一座类似文中美国帝国大厦一样的地标式建筑作为某跨国集团办公机构的总部。请你运用文中所学知识,针对如何尽量减少光污染的问题,提出你的建议并说明建议的原因。(至少3条)

【甲】明星写书出乎意料的好,文坛将不再那么寂寞
郦亮、周冰倩
在告别最初的“演而优则写”的初级阶段后,有越来越多的明星正在暴露当作家的野心。这方面最有力的例证便是,过去明星出书,大多走的是自曝隐私的路子,现在他们的作品中隐私成分越来越少,文学色彩却越来越强。
最近刘若英推出的作品集《我的不完美》便引发关注。因为相比于十年前的随笔集《一个人的KTV》,刘若英俨然是在以作家的标准要求自己。越发感性且细腻的散文不说,刘若英甚至动笔写了《过年,回家》《喳喳小熊》与《红色洋装》三篇小说。而且初写小说,刘若英似乎也没有一般写作者的矜持,分明显示着一位作家的做派。
除了刘若英之外,出了散文集的林青霞、汪涵等也都暴露了这样的野心。
事实上,好的作家大多都是草根出身,他们没有所谓文学专业训练的束缚,便敢于发挥。对文坛而言,明星也是草根,他们将草根当作家发挥到了极致。现在有的专业作家被逼着写作,往往写不过那些有特殊经历的明星作家。随着大批具有强烈文学色彩的明星作品涌入,本已不平静的文坛势必更为波涛汹涌,尤其对那些专业作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另一方面,现在文坛功利写作之风弥漫,已长久没有优秀作品面市。这些明星作家写作既不为名,也不为利,纯粹出于喜好,因此他们的作品被读者普遍看好。
(选自《上海青年报》,有改动)
【乙】明星作家越少越好
张魁兴
明星作家是成了明星后玩文字的,本行不是作家。明星作家是成明星后才写书才卖书的,买书的多是粉丝,看重的多半不是书的内容,而是明星的光环。明星之所以要出书,是为了让粉丝分享明星体验,称之为为钱也无不可。出版社之所以乐意出版,更是因为明星的书有钱可赚,是否有文学或其他价值不在考虑范围。明星作家的出现虽也是文化现象,但无法改变一个事实,明星作家、明星的书多半会随明星一样成为过眼云烟。
作家明星不同于明星作家,作家明星是因为书写得好而成名的,作家是本质。作家明星有特定的内涵,不仅书写得好,还有责任和担当,能与人民共忧患。毕淑敏否认自己是明星作家,但她却是作家明星。明星作家一定关系帅、靓、青春,文字未必美,甚至玩弄文字;娱乐第一,甚至为了保住明星的光环,故意漠视责任和担当。
作家明星比明星作家更值得期待。一是现在依靠写好书成名的作家明星还很少。二是明星作家比作家明星更受关注,未必是健康的文化现象。三是作家而明星有利于作家写好书,有利于作家承担社会责任,但明星而作家则是明星为了给自己的“铜臭味”抹上文化色彩,是为了包装自己。作家明星化是社会对作家的认可和重视作家的文化现象,而明星作家化则是展示人心浮躁和明星玩弄文字的另类文化现象,不值得提倡与效仿。笔者希望作家明星越多越好,明星作家越少越好。
(选自《深圳特区报》,有改动)
甲文为明星作家叫好,其原因是(1);(2)
乙文为什么将明星作家和作家明星放在一起论述?
说说下列句中词语哪一个用得好,为什么?
(1)过去明星出书,大多走的是自曝隐私的路子。
(2)明星作家一定关系帅、靓、青春,文字未必美,甚至玩弄文字。
下列材料中,用来支撑甲、乙两文观点均不适宜的一项是()

A.著名歌手汪峰写了《晚安北京》这首歌之后萌发写小说的想法,到2001年,完成了同名小说,引发热烈反响。
B.在今年两会期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中国作家莫言成为上千名中外记者追逐围堵的最为耀眼的明星。
C.著名作家余秋雨持有上海徐家汇商城1.5%股票,位列第十大股东,身家轻松逾亿,他因此而备受关注。
D.影星陈坤创作了随笔集《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表达自己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思考,这部随笔热销50多万册。

喳喳小熊
刘若英①
一个清冷的冬日黄昏,穿着四季如一的老黄一如既往到处收着垃圾。不论是满身锈蚀的烤面包机,或是Kitty猫造型的鼠标,甚至写过情书的钢笔,都曾是人们所需,甚至是最爱。即便它们现在失灵、失宠了,老黄还是把它们收集起来,细心修复,仔细分类,安排它们新的去处。
老黄并不在乎这些东西可以换来多少钱。“如果你认真看一眼那些被丢弃在路边的东西,你会很奇怪,怎么有那么多好东西被判了死刑?”他常会这么说。他不懂那些“绿色能源”之类的理论,他只是对那些曾经跟人息息相关的物品怀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依恋。
喳喳就是在这些“不再被需要的物件”堆里被发现的。
喳喳被老黄抱起来的时候,只是静静地笑,仿佛那是她与生俱来的表情。老黄要把这个小娃娃送进警察局,但是喳喳一到了警察局门口就哭着不停,像是在向老黄抗议,她好不容易从一个冰冷的地方到了温暖的怀里,不想再失去温暖。老黄也抱着她去过孤儿院,试了几次,老黄知道了她的意思,决定先把她带回家,帮她取了名字——喳喳。
老黄的家,无非就是间小小的货柜屋。门口堆满了整齐的玻璃瓶、压扁的铝罐和陈旧书报。因为排列有致,色彩有着奇特的鲜活感。
老黄每晚都要整理收来的东西。他看到一只小熊,无辜的表情,脏污的绒毛,少了一只腿。老黄拿出针线,找了一块破花布,缝缀了一晚上,又帮它洗了个澡。第二天喳喳醒过来的时候,看见了一个全新面貌的小熊,毛色不纯,七拼八凑的,但表情依旧是那惹人怜爱的无辜。喳喳看看小熊,又看看老黄,仿佛在问,这是哪里来的呀?老黄眯着眼笑笑说:“跟你一样啊,天上掉下来的礼物啊!”
喳喳有了同伴。老黄也有了小同伴。
这样过了几年,黄昏依旧,老黄推着他的回收车到处走,后头跟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用自己小手,全力帮忙推车,虽然实在没什么帮助。老黄身上的绳子绑着拖车,喳喳身上也有一条绳子,绑着她的小熊。每当天色渐暗,这一老一小喁喁②走进巷口的画面,总引人赞叹。老街坊邻居,往往不禁停下手上的工作,向他们行着注目礼,直到两人在货柜屋前停下步来。
很快的,喳喳该上幼儿园了。这一阵子,老黄常常在喳喳入睡之后,闷着头把一些他觉得较有价值的东西,安静地收集到一个大箱子里。
上学前一天,老黄的板车上驮着那口大箱子,先来到附近十字路口上的一家铺子。老黄让喳喳在外头等他。(A)然后喳喳就会听见老黄用一种非常诚恳的语调对着手里的各种物件说:“相信我,总有一天我一定会把你赎回来的。”喳喳在等待的过程里抬头看着这家神秘铺子的招牌,大大的就一个字,可是她不认得。但总之,喳喳终于穿着全新的衣服,带着全新的小书包上了学。
一个滂沱大雨的傍晚,喳喳怎么也等不到老黄来接她。她湿透着身子带着已经在滴水的小熊穿过街头,跑回了家,却看见救护车在门口快速离去。街坊跟她说,老黄病了,你乖乖地别走,警察会来带你。
喳喳知道那家医院,她跟老黄去过,是得转好几趟公交的。喳喳想去找老黄,还要给老黄带上他爱吃的小煎饼,可她身上没钱。
第二天,喳喳没有去上学,她只是安静的躲在旧木头箱子后头,但是没有等到老黄回家。于是她独自带着小熊出现在十字路口的店铺。除了小熊,她没有别的东西。(B)在门口,她举起小熊,学着老黄的口气对它说:“相信我,总有一天我一定会把你赎回来的!”说完她转身走进铺子。
(选自《我的不完美》,有改动)
[注释]①刘若英,台湾著名女歌手、演员。②喁(yónɡ)喁:轻声细语的样子。
用简洁的语言补全小说主要的故事情节。(每空12字以内,3分)
老黄发现并收养喳喳→(1)→喳喳帮老黄推车→(2)
→喳喳冒雨回家得知老黄病了→(3)
小说第1、2段为什么用较多笔墨叙述老黄收集废弃物品?
赏析下面的句子。
每当天色渐暗,这一老一小喁喁走进巷口的画面,总引人赞叹。老街坊邻居,往往不禁停下手上的工作,向他们行着注目礼,直到两人在货柜屋前停下步来。
结合语境,写出文中(A)(B)两句话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喳喳小熊”这一标题新颖醒目,既引起悬念,又点出了文章重点内容。
B.小说中的老黄生活拮据,过日子精打细算,终因贫苦和辛劳而病倒。
C.小说通过塑造喳喳和老黄,含蓄地提出弃婴以及孤寡老人的抚养问题。
D.作者两次写到黄昏,使小说既令人伤感更让人温暖的感情基调更加鲜明。

(四)阅读《五月榴花红似火》,回答21-24题
①顺着石阶,我从苍翠欲滴的浓荫里走下百牙山,来到百荷北园。高耸的古塔伫立在身后,来时路依旧那般沉寂、那般宁静。山色塔影全都映在山脚下的池塘里,无风的池水很平静,平静得象一面玻璃镜子。池边飘逸的几丛水草和时而浮出水面的几条觅食的红鲤鱼,好象是镜子上用彩笔勾勒的图画。而这面镜子又被谁遗忘在山脚下的古亭边,倒映着青山古塔,倒映着白云睛空。
②小径引我走进池塘边的古亭,飞檐斗拱,古色古香的亭子,依山傍水恰到好处地点缀着这里的景致。游山玩园后在这里小憩,置身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境地,真是别有天地,让人心旷神怡。不经意间,看见池塘边几株石榴树正开得红红火火,一朵朵象火焰一样在绿色的树叶间闪烁。我本以为春天已经离去,早已是绿肥红瘦。但却被眼前石榴花的“蕊珠如火一时开”绚烂深深吸引,碧绿茂盛的叶子里绽放着一朵朵红色的石榴花,静静地开着,开得那么地耀眼。
③五月榴花,都像一团团火焰在绿叶间燃烧,红得鲜亮夺目。这应该是最美丽的颜色——石榴红,因为它实在红得不一般,不像深红那样内敛,不像粉红那样轻佻,也不像鲜红那样刺目,它的红似乎带着点黄色,却红得分明,因此榴花只能用可来形容。在四周一片翠绿的世界里,石榴花开放在热烈奔放的五月,每朵花都淋漓尽致地绽放着自己的灿烂。在这春夏交接的五月,石榴花用绚烂的一抺重彩给刚刚到来的夏天绘就了一幅最美的图画。
④五月榴花红似火,它避开了热闹喧哗的春天,于人间芳菲散尽的初夏时节,绽放着自己极致亮丽的生命。我坐在亭子里,看着池塘边盛开的榴花。还有那一片片坠落在地上嫣红的花瓣,恰如其分点缀在绿草茵茵的池畔,不时有几尾红鲤鱼游过,好想跃出水面争抢掉落的花瓣,在静静的池水上漾起微微涟漪。
⑤眼前如火的榴花唤起我心中岁月的记忆。在继武巷里,那个曾经住着一对老夫妻的小院里,就有一棵石榴树。那棵石榴树,陪伴着老夫妻走过了动荡的十年,度过了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时光。与许许多多在那场灾难中倒下的人们相比,老夫妻无疑是坚强的。他们同是一所大学的教授,有人见过当年一起被批斗的老夫妻遍体鳞伤,步履蹒跚,却肩倚着肩,互相搀扶着慢慢地回到家中。我相信,在那间小小的屋内,傍晚,依然会有赞美生命的歌声。那种对生命不息的热爱,宛如老人慈祥地笑着,递给世人的那一个个火红的石榴,虽然表皮粗糙,但里面却是一颗颗红宝石般的心。时过境迁,小巷早已消失。但如火的榴花依然开在眼前,象火焰在绿叶间燃烧。那可爱的红依旧绵延在漫漫岁月里,是永远不变的底色。
⑥转到百荷南园的荷塘旁,也有几株石榴树,花开得正红,让寂寞的荷塘顿时显得生机勃勃。沉睡了一个冬天的荷塘,看见树头盛开榴花,在初夏的太阳里热烈奔放,再也不愿沉默了。从残荷枯叶断梗间的水面上争先恐后地展开一片片荷叶,圆圆的像一个个碧绿的盘子,上面盛满昨夜飘落的雨珠。阳光照耀着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在它闪亮的眸子里映满嫣红的榴花,好像在悄悄告诉人们,这里不久又将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⑦五月榴花开,开在层层叠叠茂密的绿叶中。它怒放出艳阳似火的花瓣,舒展出奔放与灿烂的殷红,抒写着别样的情怀,唤醒我对生命的热爱。
作者运用移步换景手法来观赏五月的石榴花,请完成下面的填空
顺着石阶——___________——来到百荷北园——_________——转到百荷南园
认真阅读第③中划线句子,并赏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本文题为“五月榴花红似火”,在第⑥小节写到了百荷南园的荷塘,有何作用?

结合第⑤小节,联系生活实际,请写出你读完本文的感受。(不少于60字,6分)




























































60




















①最近上映的电影《遗落战境》描绘了外星人摧毁月球的情景。虽然这是电影,但促使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地球没有了大质量卫星(月球)会怎样?
②在由岩石组成或具有陆地的行星中,地球是独特的,因为它有一颗相对较大的卫星。月球直径在太阳系的卫星中排名第5,是地球直径的27%,质量仅比地球的1/80多一点儿。
③显然,月球在地球生命进化中发挥过作用,但是具体作用还不是很明确。潮汐引起的周期性洪水为自然选择提供初始动力,驱使生命拓展到陆地。很多生物,比如海龟,利用满月作为筑巢产卵的信号。但是如果不是这样,生命的韧性也一定会帮助它们找到其他的办法。
④所以与电影中的情节相反,失去月球不会令地球立即陷入混乱,但长期的影响可能是灾难性的。
⑤研究证明,月球的最大作用在于长期地稳定住地球自转轴。米兰科维奇循环在地球气候波动中长期扮演重要角色,这是由地球离心率.转轴倾角和轨道进动的变化导致的结果。比如,在现在这个纪元里,近日点通常会在一月份北半球的仲冬世界到来;地轴倾角是四季变化的最大动因,它会在4.1万年间从22.1°增加至24.5°,再减小为22.1°,现在的倾角是23.4°,而且它正在减小。
⑥但是没有较大的卫星来抑制倾角变化,就会产生范围更大.更加无法预测的角度摆动。例如在过去的1000万到2000万年间,火星自转轴的变化范围是13°到40°,这成为火星环境恶劣的重要原因。地轴倾角的长期稳定是较大的卫星带给我们的最大好处。这种稳定使得地球的五带界限分明,人类可居的范围相对固定。
⑦没有月球,我们将看不到连银河系里都罕见的天文奇观:日全食和月全食
⑧我们当前正处于时空中的一个绝佳位置,在这里日全食和月全食时有发生。事实上,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可以在日全食中见到卫星刚好挡住太阳的行星。月球的大小是太阳的1/400,而且地日距离刚好非常接近地月距离的400倍。几乎可以肯定,这种情况在银河系中都很少见。或许外星侵略者真的现身时,我们不用派装备了核弹的汤姆·克鲁斯去进攻,只需要用日月食观测之旅就能买通他们……
⑨也许月球赐予我们的最伟大礼物是它给予我们人类的教化和点拨。月球的运动给早期研究天体力学的天文学家上了伟大一课,如果没有月球作为实例,牛顿破解运动和引力定律的工作将难上加难。而且,对于探索太阳系而言,它是一颗不错的垫脚石。不管你对月球的态度如何,它都是我们在太空中的伴侣……让科幻作品中的外星坏蛋羡慕嫉妒恨去吧!(选自果壳网,有改动)
通读全文,说说作者认为月球的消失,会对地球产生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说说第①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第⑥段划线句子,说说它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几乎可以肯定,这种情况在银河系中都很少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是从科学角度阐述了失去月球的后果,请你说说失去月亮,会对我们的精神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