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暑假期间济南市某学校初中二年级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赴图示区域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小组成员通过沿途观察记录,积累了大量的地理信息资料,收获颇丰。

第一站:从济南出发乘车至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的西柏坡。西柏坡地处B       山脉。该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你能说出它是哪些地理分界线吗(至少两条)
第二站:领略了巍峨的山地风光,参观了革命先辈战斗过的地方后,前往壶口瀑布。亲眼目睹黄河奔腾咆哮、浊浪排空的气度。你能根据提供的图示信息说明黄河在流经哪个地段后泥沙含量大增吗?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三站:越过黄河,进入陕西境内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在去延安的途中,同学们发现沿途地表植被生长比较茂密,与他们的想象有很大的反差。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你知道当地的人们采取了哪些治理和改善的措施吗?(至少两条)
第四站:从延安南行至陕西省省会西安。西安南依A          山脉。我国有多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该山脉,其中有哪些气候分界线经过该山脉?
返程:从西安乘火车返回济南,完成本次的“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返回途中经过的省会城市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2分)

材料一: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除现代火山活动导致的灾害外,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风雹、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每年都有发生。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等。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省份经常遭受热带气旋侵袭。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旱灾频发。约占国土面积69%的山地、高原区域因地质构造复杂,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材料二: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频发的国家,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有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主要是:乱砍滥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湖泊调蓄能减弱,易产生洪涝灾害。自然原因主要是:季风强弱与进退时间不一及雨带移动异常易产生洪涝灾害,台风带来的暴雨也易产生洪涝灾害。暴雨会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的地质灾害。
材料三:2010年3月19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沙尘暴黄色预警,我国北方经历了一场大范围的沙尘天气。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盛行强烈的西北风;特别是干旱、风大、植被稀疏都同步发生在春季,因此春季就具备了沙尘暴发生的自然条件,再加上人为过度垦殖、过度放牧、工矿交通建设破坏地表,使沙尘暴越发强烈
(1)寒潮是一种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东北地区比同纬度的欧洲和北美洲冬季气温低的原因是
(2)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除带来狂风暴雨,引起洪涝灾害外,其有益的方面是
(3)沙尘暴一般发生在季,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沙尘暴产生的自然原因是(写一点),人为原因是:(写一点即可)。
(4)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用水十分紧张,为解决上述地区的缺水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列举两条)
(5)产生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有:
产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有:
(6)从图可知,我国旱涝灾害多发区主要分布于(季风区/非季风区)。东南部沿海地区暴雨洪涝区与有关。
(7)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和高原坡度较陡的地区。

阅读材料和俄罗斯地形与矿产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材料: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东西最长9000公里,南北最宽4000公里。邻国众多,且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3807公里。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差普遍较大,1月气温平均为-5~-40℃,7月气温平均为11~27℃。

(1)从图中可知俄罗斯是地跨两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你能从图中的哪些信息可说明这一特征?
(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俄罗斯地势,俄罗斯的交通运输以和公路运输为主,从图中可以看出俄罗斯的运输方式以铁路为主且大致分布在南方,导致这种交通布局可能的原因是: ()

A.南方地形平坦,铁路建设成本小 B.南方土地多且土壤肥力低,建设铁路正好充分土地资源
C.铁路运输方式灵活,速度快 D.北方气候严寒,人口稀疏,经济落后与外界联系少

(3)河流往往是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首选之地,俄罗斯的农业生产主要布局在南方的流域。
(4)A是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B是俄罗斯的首都,也是俄罗斯重要的工业基地,根据俄罗斯的矿产分布可特点知俄罗斯工业主要分布在地区。
(5)俄罗斯海岸线漫长,但港口很少,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读甲、乙两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材料:西亚地球冲突不断的原因主要有: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非常丰富;淡水资源缺乏;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外部势力干预
(1)①是亚非地理界线,它连接地中海和
(2)乙图中的主要人种是人种,以上两个地区的大多数的居民常在甲图从事宗教活动,甲图建筑所示的宗教是
(3)乙图所示区域石油资源丰富,石油主要分布在及其沿岸地区,从该区域输出石油要经过有“世界油阀”之称的海峡。
(4)下列景观图片中,属于埃及的是:()

(5)乙图所示区域长期以来冲突不断,频繁的冲突使这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请你联系材料分析其原因(写一点):
(6)西亚地区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农业多分布于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埃及农业主要分布于

读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1)北美洲在五带中跨三个带,以带为主,北冰洋沿岸人口稀疏,是因。南美洲在五带中以热带为主,根据图中的信息说说你的理由
(2)北美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南、北美洲中纬度太平洋沿岸气候具有狭长分布的特点,请你根据图中的有关信息分析原因:
探究:
(3)亚洲和北美洲气候分布的主要共同点是
(4)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中亚洲没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图中数码,北美洲没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图中数码


读甲、乙两图(甲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经度相差30°),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1)写出甲图中A点的经纬度,A点在B点方向。B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半球。
(2)被北美大陆、亚欧大陆包围的大洋是洋,图中北冰洋沿岸的原住居民是人种。
(3)当北极地区是极昼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乙图中130°E经线与某条纬线的交点,用M在乙图中标出该点位置。当北极地区是极夜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乙图中150°E经线与某条纬线的交点,该点用N表示,若有一架飞机从M飞到N,其飞行方向是。在图上标出运动轨迹。未标出运动轨迹则不得分。
(4)在北极,科考队最有可能见到的动物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