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左图为某岛屿的地形图。该岛海边竖立着几十尊5―10米高的石像。某年7月12日4︰20(北京时间)左右,该岛经历了一次日全食,右图为一名游客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回答问题。
该岛的面积最接近( )
A.87平方千米 |
B.165平方千米 |
C.253平方千米 |
D.324平方千米 |
该岛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
A.由海中珊瑚虫的遗骸堆筑而成。 |
B.由海底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 |
C.由海底的地壳隆起和抬升而成。 |
D.泥沙在大河入海口处堆积而成。 |
游客拍摄照片时的位置和拍摄方向可能为( )
A.①处,向东偏南方向拍摄 |
B.②处,向北偏东方向拍摄 |
C.③处,向北偏西方向拍摄 |
D.④处,向北偏西方向拍摄 |
图4是P(170°B),Q(175°W)两地昼长时间的周年变化。读图回答l0~11题。P地位于Q地的
A.东北 | B.西北 |
C.东南 | D.西南 |
下列日期能确保P、Q两地同时日出的一组是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读图3的甲、乙两区域地理事象分布图,回答7~9题。图3中①②③④四支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3中M阴影区为同一种气候类型,但该气候类型在甲地区分布的最高纬度高于40°,而在乙地区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分布及轮廓 | B.大气环流的差异 | C.地形分布 | D.洋流影响 |
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b两区域为同一种农业地域类型 ②a、b两地区养牛业都很发达
③c、d两地区的地形都是以高原为主 ④c、d两地所在国都是发达国家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图2中甲图表示我国沿87°E山地雪线的变化图,乙图表示我国沿29°N山地雪线的变化.读图回答4~6题。甲图①地是我国一座重要的界山,它最可能是
A.巴颜喀拉山 | B.冈底斯山 | C.唐古拉 | D.喀拉昆仑山 |
乙图中②地处雪线高度较低的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高 | B.位于河谷地带,气温较高 |
C.向阳坡,光照强 | D.山地通风坡,降水丰富 |
乙图③地雪线降低的原因有
①向阳坡,气温高 ②迎风坡,降水多 ③纬度低,气温高 ④山坡陡,发生雪崩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②③④ |
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海地发生7.3级强烈地震.位于首都太子港的总统府及多座其他政府建筑被震塌,包括外交部在内的多处通讯和电力供应中断,死亡人数可能超过20万人。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北纬18.5度,西经72.5度,震源深度l3km,图1中甲图是该次地震震中附近等高线图。读图后回答l~3题。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因地震而诱发的地质灾害影响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甲图可能形成堰塞湖的地点是
国际救援组织为了密切监视崩塌、滑坡、堰塞湖等的动态,及时进行救援行动,应采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A.遥感技术 | B.地理信息系统 | C.全球定位系统 | D.数字地球 |
读某国灌溉用水量示意图(图11),丁地区的农业生产最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区 | B.小麦区 | C.乳畜带 | D.玉米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