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水管中的水流有大有小,在相同的时间内,从水管中流出的水越多,水流就越大.导体中的电流也有大小,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越多,即电荷量越多,电流就越大.
物理上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表示,你能否类比你所学的类似知识,给电流强度下个定义,电流强度等于(用文字表达)     ;国际上通常用字母I表示电流,如果用Q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t表示通电时间,那么电流,与电荷量Q以及时间t三者的关系可以用数学表达式I=     表示,如果上式中Q的单位用C(库伦),时间t的单位用s(秒),电流,的单位就是A(安培).

(1)如图导体a与导体b连接通电,通过导体a的电流与通过导体b的电流     (选填:相等、不相等).
(2)若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5伏时,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20库,那么导体消耗的电能为     焦,使用的公式是       
(3)电工学中常用“电导”这个物理量表示导体的导电能力.“电导”的表示符号为“G”,它实质上是电阻R的倒数,即G=1/R.现有甲、乙两个导体,电导分别为G1和G2,当它们并联时总电导G并=    ;当它们串联时总电导G串=     

科目 物理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右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 锡的熔点是______℃,凝固点是______℃。
(2) 在BC段,锡处于____________状态;
在DE 段, 锡处于________状态。
(3) 锡的熔化用了______min,它熔化过程
中要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
(4) 锡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内进行的
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

夏天,小明在海水中游泳,上岸后没有及时擦干身上的水, 过一会儿,觉得“发冷”。请对这个现象进行解释。(2分)

冬天上课时紧闭门窗,开启教室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珠,这是(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层水珠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
我的猜想:呈在侧(室内/室外);猜想的依据是:

有A、B两种固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l)晶体图是。它的熔点是
(2)该晶体熔化过程用了分钟时间;
(3)该晶体熔化时需要热,温度;(上升/保持不变/下降)
(4)晶体图像上,3min时是态, 8min时态,12min是态。
(5)下列四幅图中表示非晶体凝固的图像是(▲)

如图所示是研究“做功与内能改变关系”的实验,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并用气筒往瓶内打气,瓶内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瓶塞会跳出来,同时瓶内出现白雾.

(1)在这一实验过程中.你应当注意观察的是(  )

A.打气过程 B.打气时瓶内水的情况
C.瓶塞跳起的现象 D.瓶塞跳起瞬间瓶内出现的现象

(2)请你解释瓶内出现白雾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