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提着实心圆柱体浸入两种不同液体中,在这过程中,研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表面离液面的距离h的关系,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已知圆柱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且液体甲的密度ρ甲大于液体乙的密度ρ乙,容器足够深,液体不溢出。)
表:
液体甲 (密度ρ甲) |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距离h(厘米)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
测力计的示数F(牛) |
9 |
7.8 |
6.6 |
5.4 |
4.2 |
3 |
1.8 |
1.8 |
|
液体乙 (密度ρ乙) |
实验序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距离h(厘米)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
测力计的示数F(牛) |
9 |
8 |
7 |
6 |
5 |
4 |
3 |
3 |
根据题意和表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1圆柱体的重力为 牛。
2分析实验序号2、3、4、5、6(或10、11、12、13、14),测力计的示数F与距离h的关系,可以初步得出: ;进一步分析测力计示数F的变化⊿F与距离h的变化⊿h的关系,⊿F与⊿h的关系是 。
3分析实验序号7、8(或15、16),可以初步得出,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后,增大距离h,测力计的示数F大小 (选填“增大”或“不变”或“减小”)。
④分析实验序号2与10(或3与11,或4与12,或5与13,或6与14)可以初步得出:同一圆柱体浸入不同液体中,当距离h相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 有关。
小刚用矿泉水瓶做实验:
(1)拧开瓶盖时发现,瓶盖上有很多的竖条纹,这是为了.
(2)如图甲,他用水平力推动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他用相同的水平力推瓶盖时,瓶子翻了,验证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3)如图乙,将瓶子静止平方在桌面上,用水平力突然向右推动瓶子,会看到瓶中原有的一个气泡瞬间向(选填“左”或“右”)运动.
如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这实验说明分子间有;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它们会相互吸引,这说明。
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使它在三种不同表面的水平轨道上继续运动.
(1)为什么要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个实验作进一步推想,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F1=F3=F4>F2,使其发生形变:
(1)比较a、b可以说明________;(2)比较a、c可以说明________;
(3)比较a、d可以说明________;(4)综上可说明:________.
王芳同学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如上表中的数据:实验结束后,加在弹簧自由端的拉力消失,弹簧的长度回复到15 cm,请你对表中的弹簧的长度数据进行研究,填写对应的弹簧的伸长数据,并分析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结论是:
拉力的大小/N |
0 |
2 |
4 |
6 |
8 |
弹簧的长度/cm |
15 |
16 |
17 |
18 |
19 |
弹簧的伸长/cm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