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当时世界的发展趋势是
|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 B.无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
| C.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 D.君主制度的衰亡 |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后,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这段话出自于()
| A.洛克 | B.伏尔泰 | C.孟德斯鸠 | D.卢梭 |
作品《自由引导人民》属于()
| A.浪漫主义 | B.现实主义 |
| C.印象主义 | D.现代主义 |
比较两幅作品,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在于都展现了一种()

| A.蒙昧主义色彩 | B.浪漫主义色彩 |
| C.现实主义色彩 | D.人文主义色彩 |
图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向明朝皇帝进献的《坤舆万国全图》。该图的绘制的时间应该在()
| A.新航路开辟前 |
| B.新航路开辟后 |
| C.工业革命时期 |
|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在歌颂反抗斗争精神方面有共同之处的应该是下列的()
①《唐吉诃德》②《西游记》③《红楼梦》④《神曲》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