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按天干地支纪年,如果按这样的纪年方法,2014年是甲午年。
(1)60年一个轮回,回首120年前的那个甲午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同时列强也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这次战争让中国的近代化的哪一次探索破产?根本原因是什么?
(2)甲午战后中华民族真正觉醒。试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追寻当时各个阶层觉醒之后的救国行动。
(3)1954年也是一个甲午年,这一年在新中国的法制建设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在国际外交舞台上能够听到的“中国声音”指的是什么?
“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是
A.管仲改革 | B.商鞅变法 |
C.王安石变法 | D.孝文帝改革 |
下图表示的中央政府与边疆的关系,该边疆地区应是
A.台湾 | B.东北 | C.西藏 | D.新疆 |
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王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A.祖国统一 | B.民族团结 | C.中外交往 | D.抵抗侵略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 B.设立郡县制 |
C.建立三省六部制 |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
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 | B.墨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