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时报》1913年7月刊登了某师范学校(注:其生源主要是南方)对学生崇拜人物的调查。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位次 |
被崇拜者 |
得票 |
位次 |
被崇拜者 |
得票 |
1 |
孔子 |
153 |
7 |
王守仁、黎元洪 |
6 |
2 |
孟子 |
61 |
8 |
朱熹、华盛顿等4人 |
4 |
3 |
孙中山 |
17 |
9 |
程德全 |
3 |
4 |
颜渊 |
11 |
10 |
康有为、袁世凯等4人 |
2 |
5 |
诸葛亮、范仲淹 |
8 |
11 |
苏秦、秦始皇、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马丁·路德、卢梭、梁启超等 |
1 |
6 |
岳飞 |
7 |
A.辛亥革命没有能够深刻改造国人的思想,儒学影响深远
B.在当时中国,孙中山及其民主共和思想影响力巨大
C.近代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国人初步了解西方哲人
D.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弱化了知识分子对帝王的崇拜
穆罕默德·阿里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金钥匙。下列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大力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 |
B.从西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 |
C.围绕军事工业,大力发展本国的民用工业 |
D.组织翻译大量欧美国家的著作并创办报纸 |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①目的为了富国强兵②重点发展军事工业③由最高统治者推行④封建性质的改革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 D.皇帝的权![]() |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官僚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