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认为:“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这主要是指儒家思想
A.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 B.强调“德治”和“君轻民贵”
B.强调“仁”和“仁政” D.强调“有教无类”和“温故知新”
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供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安徽省委的做法( )
| A.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
| B.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
| C.完全满足了群众的要求 |
| D.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阅读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单位:万吨)造成经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
| B.三大改造的进行 |
|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 D.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实行 |
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当时人们对它有个形象的比喻,称它“好比一只鸟,它要有一个主体……它又要有一双翅膀”。这里提到的“一只鸟”“一双翅膀”分别指()
| A.总路线、总任务 | B.轻工业、重工业 |
| C.一化、三改 | D.巩固政权、恢复经济 |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19世纪90年代中国)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大布(麻制粗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这段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 A.洋布销售渗入农村 | B.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
| C.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 D.外国商品大量倾销 |
“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上述核心观点是( )
| A.英国废除了奴隶贸易 |
| B.奴隶贸易不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
| C.非洲的工业革命已经进行 |
| D.非洲成为了新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