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显示了中国某一时期各类企业出口走势比较,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我国
年份 |
国有企业 |
外资企业 |
民营企业 |
比重(%) |
比重(%) |
比重(%) |
|
2001 |
42.5 |
50.1 |
7.4 |
2003 |
31.5 |
54.8 |
13.7 |
2007 |
18.5 |
57.1 |
24.4 |
A.对外开放的格局正初步形成 B.民营经济也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
C.国有企业改革有待全面展开 D.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得到改变
《庄子·天下》篇记载:“惠施(人名)有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 其中“书”的材质应为
A.龟甲兽骨 | B.丝帛 |
C.竹木简 | D.植物纤维纸 |
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就是农民生产的粮食由国家统一收购,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供应。到1992年底,粮食“统购统销”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 B.国家经济体制的改变 |
C.农民生产自主性增强 | D.粮食流通渠道多样化 |
下图反映了1948年以来世界贸易组织(前身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成员国数量变化的趋势。下列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在世贸组织中数量越来越多 |
B.发展中国家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主导权 |
C.这与60年代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有关 |
D.这种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
苏联1957年10月4日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又用火箭将宇航员尤利·加加林送入太空。很快,美国也在空间领域获得了成功——于1962年发射了探索者I号,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十一号落在了月球上,这使得美国第一次实现了“人类的伟大飞跃”。材料表明,科技进步的直接动力之一是
A.自然科学发展 | B.两极格局形成 |
C.国际军备竞赛 | D.科研成果应用 |
经济学家厉以宁1959年作诗:“高炉余火映红霞,农舍停炊社即家。岂止城中遭苦雨,溪头荠菜不开花。”该诗体现了他对
A.经济体制改革弊端的深入反思 |
B.人民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的赞赏 |
C.城乡经济均衡发展的热切期待 |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刻忧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