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召开的“学八礼四仪,做礼德少年”的主题班会中展示的部分材料
四仪的内容 |
四仪的目标及要求 |
入学仪式 |
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
成长仪式 |
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
青春仪式 |
让初中学生学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
成人仪式 |
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 |
(1)请你对部分同学“学习八礼四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出现的行为和观点作出判断: (正确的在答卷纸相应位置打“√”,错误的在答卷纸相应位置打“×”)
①小华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学习,所以找各种理由拒绝参加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②小青认为江苏省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要求广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符合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
(2)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要实现上表中“四仪的目标及要求”需要我们增强哪些方面的意识?
2014年11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
在实施“一带一路”这一国家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做一名友好往来的使者?
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中,某中学积极开展“礼貌礼仪进校园”系列活动,努力为创建文明城市作贡献,作为本校的一名学生,现请你一起参与:
(1)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说明开展“礼貌礼仪进校园”活动对创建文明城市的必要性。
(2)“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是各行各业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提出的口号,作为市民你打算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为创文明城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命让我们的世界充满阳光,让我们的人生如鲜花绽放。面对如歌的生命,我们要学会品味。
★感受生命的美丽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请你结合这些优美的诗句,从生命的角度谈谈你的感受。
★收获生命的智慧
2013年7月22日,甘肃省定西发生了6.6级地震,地震的劫难让我们增长了智慧。
地震瞬间来袭,岷县禾耿乡年仅5岁的男童董西桥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考验。当时,屋子摇晃的很厉害,两个哥哥大喊地震了。听到哥哥的呼喊声,他迅速往门外跑,但是不小心撞到了放在门外的暖水壶,热水溅在身上。不过董西桥并未就此放弃逃生的机会,在哥哥的鼓励下他从房子里跑了出来。
“地震了,房子危险,大家赶快往外跑。”地震灾情发生后,维新乡堡子村村主任拿着喇叭喊话250多名村民逃生。他被村民称为“救命村长”。
(2)从上述事迹中,我们能收获那些生命的智慧?
★探寻生命的真谛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马合沙提.斯拉木是一位义务护边员,24年来,他无怨无悔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累计巡逻26万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边境线总长的11倍多,用生命护卫着祖国的安宁。
(3)马合沙提.斯拉木身上,我们能探寻到生命的哪些真谛?
张帆的邻居王阿姨意外烫伤,无人送上小学的女儿甜甜上学,张帆便义务担当起了送甜甜上学的任务,以致于连续几次上学迟到,班主任不知实情,严肃地批评了他。张帆感觉很委屈,当众顶撞了老师,从此便不再理班主任老师了。而且在学习上也渐渐有所放松,上课不认真听讲,还经常打瞌睡,作业基本不做。甚至有时还旷课、逃课去网吧玩游戏,以致荒废了学业。班主任老师和妈妈苦口婆心的劝导,他也听不进去。现在,张帆整日呆在妈妈的小吃店帮忙,至今有一个月不上学了。
(1)你认为张帆的表现哪些是不正确的?
(2)如果你是张帆的同学,请你告诉他应该怎样做?
2014年5月31日,在江西省宜春市区至袁州区金瑞镇的一辆公交中巴车上,一名歹徒将5名乘客砍伤,当歹徒继续举刀要伤及更多乘客时,被砍两刀的宜春三中高三(17)班学生柳艳兵,不顾危险,勇敢地冲了上去,将歹徒按倒在地,并最终夺下歹徒手中的凶器,保护了更多的乘客。当120救护车将他与另一名同学易政勇等5名受伤人员送到宜春市人民医院楼下时,柳艳兵捂着伤口,忍着剧痛,跳下车对救护人员说:“别管我,快救重伤员。”“他不顾个人的安危,不顾自己被砍了两刀,毅然冲上去夺刀救人,到医院后还让医生先救别人,艳兵就是这么勇敢,这么坚强!”柳艳兵的妈妈心疼地对记者说。他勇斗歹徒的事迹在全国上下广为流传,被誉为“最美高中生”。
(1)你认为“最美高中生”柳艳兵身上最令你感动的优秀品质有哪些?
(2)有人说柳艳兵的行为是不珍爱生命的行为,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