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丁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将金属甲、乙、丙投入稀硫酸中,观察到只有乙的表面有气泡产生,甲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丁>乙>丙>甲 | B.乙>甲>丙>丁 | C.乙>丙>甲>丁 | D.丁>乙>甲>丙 |
下列行为中,不符合“绿V客(Green Week)”环保活动主题的是
A.缩短城市景观灯亮灯时间 | B.周末呆在家里上网看电视 |
C.尽量使用可降解方便袋 | D.步行或骑单车上下班 |
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选填合理选项的字母序号,答案并非唯一)。
A.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检验气体产物,结束时先将导管从石灰水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
B.硫、红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先往瓶中装适量的水,后引燃可燃物 |
C.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先向锥形瓶内添加石灰石,再向长颈漏斗内注入适量稀盐酸 |
D.制取氧气时,先将导管伸入倒置于水槽中的集气瓶口.再加热盛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试管 |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6.4 |
3.2 |
4.0 |
0.5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56 |
7.2 |
0.5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和b是反应物,d一定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下列各物质燃烧,产物都是白色固体的是
A.硫、木炭 | B.白磷、镁带 |
C.煤、石油 | D.蜡烛、细铁丝 |
下列灭火方法及其原理分析错误的是
火灾 |
灭火方法 |
灭火原理 |
|
A |
油锅着火 |
迅速盖上锅盖 |
隔绝氧气 |
B |
森林火灾 |
砍去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 |
移走可燃物 |
C |
电源短路引起的火灾 |
用水浇灭 |
降温 |
D |
实验室酒精灯中酒精洒出着火 |
用湿布盖灭 |
降温同时隔绝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