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 A. 对日常生活经验的认识 |
B.对防锈的认识 |
| ①用碘酒检验某火腿肠中是否含有淀粉 ②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③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做灯火实验 |
①“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涂油漆防锈 ②保留铁锈可防止铁进一步锈蚀 ③可用稀硫酸除去铁锈 |
| C. 对原理或现象的认识 |
D.对安全的认识 |
| ①在HCl和Ca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先有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 ②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产生氨臭气味 ③浓盐酸应密封保存,是因为它易挥发 |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凡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均不要进行 ③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 |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某物质可以导电,该物质不一定是金属单质;②将氯化铵与草木灰混合施用来提高肥效;③某物质和酸反应能生成气体,该物质一定是金属;④某物质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该物质一定是碱性溶液⑤发现天然气泄漏,点火检查泄漏处;⑥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⑥ | B.①③④ | C.②⑤⑥ | D.①②⑤ |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下列描述或判断错误的是
| A.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易点燃,说明镁比铝活动性强 |
| B.金属铝比金属铁更耐腐蚀,说明铁比铝活动性强 |
| C.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宜用铁制容器 |
| D.实验室制取氢气选用锌粒而不选用其他金属,是因为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 |
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 A |
Cu(NO3)2溶液 |
AgNO3溶液 |
加入适量的铁粉,过滤 |
| B |
KNO3 溶液 |
Ba(NO3)2 |
滴加过量K2SO4溶液、过滤 |
| C |
CO2气体 |
CO气体 |
点燃 |
| D |
NaCl固体 |
泥沙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
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后,将变成不饱和溶液 |
| B.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 C.t2℃时将70g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可得到170g溶液 |
| D.将甲、乙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
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可以改变面粉外观,却能破坏面粉中叶酸等微量营养素,增加人的肝脏负担,过氧化苯甲酰的分子式为C14H10O4。下列关于过氧化苯甲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氧比苯甲酰由三种元素组成 |
| B.过氧化苯甲酰属于有机物 |
| C.过氧化苯甲酰中含有1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 |
| D.过氧化苯甲酰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9.4% |